扶沟:让红色资源生根开花

2024-07-04 15:52:5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本台讯 陈列馆内,烈士事迹、图片、生前遗物展览摆放清晰有序,烈士陵园黄花铺地,纪念碑与松柏昂然挺立……如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扶沟县大李庄乡的村庄里,有一处为川藏筑路英雄张福林和他的母

本台讯   陈列馆内,烈士事迹、图片、生前遗物展览摆放清晰有序,烈士陵园黄花铺地,纪念碑与松柏昂然挺立……如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扶沟县大李庄乡的村庄里,有一处为川藏筑路英雄张福林和他的母亲、中国共产党在河南的第一批女共产党员薛桂芳两位烈士修建的纪念园。

扶沟县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开展了革命活动,在当地驻军中开展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扶沟支部分赴农村发动群众,坚持斗争,发展自己的力量,建立秘密农会,领导农民对地主进行斗争,在当地产生很大影响。直到解放前夕,当地两百多名武装民兵配合作战,支援大军南下。在此背景下,扶沟在革命历史上都出现过有影响力的英烈人物,著名抗日英雄吉鸿昌、投笔从戎解放战争中为掩护战友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姜鸿起、在白色恐怖下潜伏西安进行工作的杜希健等。

本土红色文化是当地不可多得的发展资源,必须加强挖掘保护弘扬。为此,扶沟县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成立专门红色文化研究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调研题目,有计划有目的整理发掘抢救红色资料。在此基础上,县委宣传部协调成立理论宣讲专业团队,创办“扶沟红色大讲堂”,宣讲红色故事,弘扬革命先辈精神。近年来,当地先后投入数千万元修葺了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对扶沟县烈士陵园、塔湾烈士陵园等进行了改造升级,对英烈故居保护整修,张福林烈士事迹和纪念馆就是这样逐步发现建成的。

1925年出生的张福林是扶沟县大李庄乡何家寨村林宋村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建立后,他积极报名参加康藏公路的修建,在海拔5300多米雀儿山施工地段,不顾已患有严重的贫血病,反复研究爆破实况,发明了超过国家标准26倍的爆破效率,创造了全国最高纪录。1951年,张福林在一次爆破中不幸被巨石砸伤,年仅26岁就长眠雪山之中。西藏军区党委追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追记一等功,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福林班”。1953年,原中央交通部、西南军区授予张福林烈士“筑路英雄”称号。2011年,张福林被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感动西藏人物”。

在调查整理张福林烈士事迹的过程中,相关部门意外发现其母亲薛桂芳是河南第一批女共产党员,曾担任中国共产党扶沟县城北街地下妇联主任。扶沟县地下党的联络点就设在她家,薛桂芳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传递情报,发动妇女做军鞋,不幸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发现残忍杀害。扶沟县在张福林烈士的家乡建立了一个占地340平方米的烈士陵园,镌刻树立烈士纪念碑,并建起张福林烈士事迹陈列馆,搜集陈列烈士遗物37件、图片43幅,已成为扶沟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金刚  通讯员 章正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