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周口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都会有盛大的朝祖庙会,这一传统传承千年、经久不衰,至今仍是全国之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天下第一陵太昊伏羲陵。
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毗邻风景秀丽的万亩龙湖,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太昊陵是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大型陵庙,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地位尊崇,加上太昊陵古建筑格局、庙会规模等方面独特地位,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太昊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农历的二月二到三月三,世界各地数百万人纷至沓来,寻根祭祖,太昊陵伏羲祭典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雷铁梁说:“根据传说,伏羲有十大功绩,可以总结成三大历史性的贡献,一是结网罟、养牺牲、兴嫁穑、做庖厨,他初步形成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提升了人们在自然界的生存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水平,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兴礼乐、作甲历、定姓氏、制嫁娶,一画开天、始创八卦,他形成了原始的人伦制度和礼仪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曙光。三是他具有创新进取精神,带领部族耕耘于这方热土,统一了周边各个部族,创造了中华龙图腾的形象。他是民族的先驱,是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所以说人们也尊称他为人祖爷。”
太昊伏羲氏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作出了杰出伟大的贡献。太昊陵作为陵庙合一的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中轴对称之美在太昊陵彰显得淋漓尽致。民间认识太昊陵是祭祀人祖伏羲的地方,学界认识太昊陵则是源于它恢宏完整的建筑群,源于它的古建价值,太昊陵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雷铁梁告诉记者:“太昊陵展示出古人丰富而博大的建筑文化。这种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建筑使用功能的文化性,像太昊陵统天殿的日常祭祀功能,还有钟鼓二楼的报时功能。第二是建筑礼制的文化性,它包含着每座建筑里面所蕴含的道理、礼制。第三是建筑造型装饰的文化性,像建筑上的门窗彩绘、斗拱脊饰,这在太昊陵的建筑群中都有所表现。”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修建成的,像太昊陵这样宏伟精巧的建筑群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在跨越了上千年的历史浮沉中,它的建造过程一定是有曲折、有故事的。历朝历代对于修陵可能只是将其作为手段,而倡行教化引领风尚才是目的。太昊陵的修和祭也是蕴含着同样的道理。
太昊陵文物保护中心主任雷铁梁表示:“太昊陵在我国现存的陵庙建筑中极具有代表性,对于它的探究不仅仅是在建筑的本身,而是建筑背后所展现出中国的本源文化,是从茫茫远古走来,一路传承至今发展壮大的伏羲文化。它是民族凝聚的精神纽带,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生生不息、顽强伟大的信仰力量。”
周口广电融媒体记者 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