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讯 近年来,我市坚持为民导向,突出文化引领,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为载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推我市文明创建提质增效。
记者在周口文化艺术中心看到,该中心下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自2011年免费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人次达100多万,截止目前,接待人次已达1000多万,为服务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公民的文化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市民彭冠赫说:“因为家离这比较近,然后就感觉咱这个图书馆氛围比较好而且还是免费的,所以就经常来这边看书,然后因为是这附近的学生,有时候也会来这查一些资料,有时候还会和同学一起来。”
在“十一”长假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80万人次。其中,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接待游客占四万多人次,占总比重的5%。
市民徐玉成说:“自从有了这个文化中心以后啊,我感觉挺方便。你看吧,这有这个博物馆、还有图书馆、还有美术馆。在周末带着家人孩子过来到博物馆看看周口这个文化历史啊,了解了解周口的风土人情啊。带着孩子在图书馆看看图书啊,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我感觉对提高居民的素质很有帮助。而且还是免费的,感觉很不错,挺方便。”
戏曲艺术是丰富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全市文化部门牢固树立文化为民、惠民、乐民意识,积极探索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形式、新载体,努力打造了一批群众文化活动的知名品牌。在申凤梅艺术中心展演的“中原文化大舞台”、“欢乐进万家”戏曲展演等活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申小梅告诉记者:“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他们需要的是精神,看到我们的演出,老百姓那种喜悦,我们非常非常的自豪。”
戏曲文化的繁荣发展也吸引了更多的戏曲爱好者,近年来,我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邀请全省主要文艺院团的获奖剧目在符合条件的剧场进行演出,达到“让优秀剧目演起来、文化场地用起来、文艺工作者动起来、老百姓乐起来、核心价值观活起来”的目的。
市民王军说:“就是场场都不落,有时候刮风下雨我也来,我感觉看了以后既教育了人,有时候我也领着家人一块来,现在的居民生活品质都提高了,我感觉这很好。”
城市公共基础建设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硬件条件。目前,全市共有1个市级图书馆、1个市级文化馆、10个县级图书馆、10个县级文化馆、1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52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同时,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目前周口市创建氛围日益浓厚,市容环境干净整洁,市场秩序明显规范,交通秩序不断向好,文明风尚得到弘扬,市民素质明显提升。文化系统还创新开展“周口人讲周口故事”系列文化宣讲活动、“中原文化大舞台”活动、“欢乐中原·出彩周口”群众文化活动、2019年周口市“唱起来、跳起来、读起来”欢乐进万家群众文化活动,做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三项活动贯穿全年,截至目前共组织600多场群众文化活动。
采写:周口广电全媒体记者 李栋
编辑:陈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