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听说你现在可是烟叶名匠了,你可要好好带带我们呀,我们一起育壮苗、烤好烟、提收入。”远远看见马安学,烟农师傅们便热情的招呼起来了。临近移栽期,一大早,烟农们便在田间地头覆地膜、测株距、忙得热火朝天。
在两峪乡东湾村三组,有这样一位烟农——马安学。他出生于1961年12月,现如今已63岁。2023年3月,他被推荐为第二届“保康名家”——烟叶名匠,这份荣誉是对他多年来在烟叶种植领域辛勤付出的高度认可。马安学与烟叶产业的缘分始于多年前,那时的他怀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的执着,踏入了烟叶种植的大门。从此,他的人生便与烟叶紧紧相连,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烟叶人生”。
能力彰显:紧跟行业发展大势
“夏站长,临近移栽,最近有什么烟农培训会吗?我也要学习一下新技术,紧跟咱们行业的步伐。”近年来,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科技兴烟为抓手,每年组织10余场次技术培训,覆盖种植、烘烤、分级全流程,并邀请省、市专家现场指导。马安学总是场场不落,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技术要点。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推广烟用机械补贴,马安学率先响应,引进自动化起垄机、覆膜机,并配合技术员调试设备参数,针对气候变化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确保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凭借着这份敏锐和果断,他总能在烟叶生产中抢占先机。
(图为马安学与烟叶技术员讨论技术方案)
责任担当:解决生产难点问题
随着烟叶产业的发展,一些生产实际问题逐渐凸显。马安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牵头成立了烟叶生产互助小组。他组织烟农共同购置烟用机械,共享烤房资源,解决了单个烟农设备不足的问题。在农忙时节,互助小组统一调配用工,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互助小组还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在马安学的带领下,互助小组不仅解决了烟用机械、烤房、用工、用地等实际问题,还带动其他烟农务工增收。
在马安学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带动下,东湾村踏上了成为“烟叶千亩村”的征程。起初,村里种植烟叶的面积有限,烟农们也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马安学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一步步引导大家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烟叶质量。随着越来越多的烟农加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今,东湾村已名副其实地成为“烟叶千亩村”。
(图为烟叶技术员到马安学田间进行指导)
业绩斐然: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马安学致富不忘乡邻,主动带领周边烟农发展烟叶产业。陈顺茂、姜大文、陈楚茂等烟农在他的带动下走上了增收之路。起初,这些烟农对新技术心存疑虑,马安学便邀请他们到自己的烟田参观,用实际效果打消他们的顾虑。他手把手地教他们种植、采摘和烘烤技术,从整地施肥到烟叶入库,全程给予指导。在他的帮助下,陈顺茂等烟农的烟叶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收入也逐年增加。他们对马安学充满感激,也成为了他推广烟叶产业的得力助手。
站在新建的产业观光台上,马安学指着连片烟田说:“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我们正朝着建设现代化烟草农业示范区迈进。”他的故事印证着: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既需要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撑,更需要这样扎根土地的产业带头人。(李治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