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短剧热潮下如何书写新时代爱情故事:年轻编剧唐玉莹的跨文化尝试

2025-05-13 14:58:10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随着短视频平台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海外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正在悄然改变观众的观看习惯。海外短剧逐渐成为影视行业新的内容出口,也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在这样的趋势中,编剧唐

随着短视频平台在全球范围的快速发展,海外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形式,正在悄然改变观众的观看习惯。海外短剧逐渐成为影视行业新的内容出口,也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更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在这样的趋势中,编剧唐玉莹参与创作的短剧作品《Falling in Love with My Brother’s Fiancé》于HTShort平台上线,并获得首页推荐。作品以浪漫情感为主线,融合动作与悬疑,呈现出浓烈的视听节奏感和人物关系张力。

唐玉莹本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专业,后赴美国加州艺术学院(CalArts)攻读导演硕士。此前已积累一定的国内剧本创作经验,她曾作为编剧导演创作短片《净女》《夏天快乐》,并以编剧身份参与纪录片《Mercy》,这几个独立作品都在国内外多个电影节中获奖。同时,她还有丰富的国内项目参与经验,作为编剧她参与了抖音短剧《我的压寨夫人》与优酷网剧《治愈系恋人》等多个商业项目。

而此次作品,则是她毕业后投身国际项目的首部短剧尝试。作为该剧的原创编剧,她通过双语创作探索跨文化叙事的可能性。“我希望写一部真正打动人的爱情故事。”唐玉莹回忆道。《Falling in Love with My Brother’s Fiancé》融合了浪漫爱情、动作张力与悬疑氛围,讲述两位主角在危机与误解中逐渐建立信任,彼此依靠,在动荡中靠近的情感轨迹。

以剧为媒,探索中美文化对话的双向路径

作为一部中美合作的原创短剧,唐玉莹不仅负责剧本创作,也承担了整部作品的中英双语本地化翻译。她深知,短剧作为一种正在全球扩张的内容形式,其背后不只是技术与结构的输出,更是文化语境的交流与再造。

“和中国已经发展成熟的短剧市场相比,海外短剧在内容选择与审美习惯上有明显差异。”她表示,“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借鉴国内的成熟经验,又能真正写出符合海外观众语言逻辑和文化感知的内容。”

以人物为镜,探寻情感温度中的真实共鸣

在这部短剧的创作中,唐玉莹既保留了短剧的快节奏强情节,又加入了深化人物个性和关系的细节呈现。她认为,人物关系的转变不仅仅来自高强度的事件冲突,而是藏在日常行为与微妙互动中传递出的细节温度。

唐玉莹表示,她希望通过安静但有温度的情节,能为快节奏的叙事注入柔软的一面,让观众在观感刺激之余,也能感受到角色情感的真实厚度。这一创作方式,不仅丰富了人物的情感层次,也让该剧在强情节之外多了一份值得反复回味的情感底色。

一个跨文化编剧的实践起点

“这是一次从0到1的尝试。”唐玉莹如此形容自己的首次海外短剧创作经历。虽然短剧形式体量精简,但在节奏控制、结构设计以及市场适配上的要求却格外严格。对于初次进入国际平台的创作者而言,写作的难度不仅来自语言切换,更是一场对全球观众观剧习惯、情绪节奏与文化语义的深度理解与对话。这段充满挑战与探索的过程,也成为她作为双语编剧的重要实践起点,标志着其在跨文化叙事道路上的全新阶段。

目前,《Falling in Love with My Brother’s Fiancé》已在HTShort平台上线,并同步登录IMDb平台,持续吸引着来自中美两地观众的关注与喜爱。与此同时,唐玉莹的另一部作品《Thread of Fate》也已上线Alta TV,并获得超过11,000次点赞与收藏。除了已经播出的作品外,唐玉莹作为编剧还有多个海外项目正在开发中,合作平台包括ShortMax和Stolreel等。ShortMax是全球领先的短剧平台之一,累计下载量超过1.11亿次,成为出海短剧应用中历史下载量最高的产品之一。

作为一位横跨中美、具备双语创作能力的编剧,唐玉莹正以专业的写作技能和跨文化的叙事视野,不断拓展她在国际影视领域的可能性。(文/黄旭)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