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山东潍坊诸城烟区,烟株在晨光中泛着新绿。蹲在田埂上查看烟株长势的舜王街道张家屯村烟农张志高,手指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滑,一组详实而准确的烟田气象数据便映入眼前:“15℃地温,62%湿度,东南风3级......” 他身边这片种了二十年烟叶的土地,如今因为一套智能气象监测设备而变得“聪明”起来。这些设备犹如忠诚的“气象卫士”,不分昼夜地坚守在田间地头。

图为:立于地头的智能气象监测设备
近年来,山东潍坊诸城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通过铺设智能气象监测设备、开发全周期气象服务系统、完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起覆盖“监测-服务-防灾”全链条的气象保障体系,悄然改变着烟区传统种烟方式,让烟农完成了从“凭经验”向“靠数据”的转变。
这些被称为“气象卫士”的监测设备,如今已遍布诸城5万亩烟田。诸城市局(分公司)在烟田密集区、灾害易发带和规模化种植片区科学布设86套“六要素自动气象站”,每台设备配备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采集地表至1.5米空域内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和气压数据,第一时间发送到后台的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在中心经过快速分析和处理后,转化为通俗易懂、直观明了的信息,再推送到烟农的手机上,让烟农足不出户就能随时掌握烟田的气象动态。
“以前种烟,全靠老天爷‘赏饭吃’,天气变化全凭经验,收成好坏心里没底。现在好了,这些智能设备就像给烟田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实时的气象数据随时能在手机上查看,我们管理烟田也更有方向了。”张志高对智能气象设备带来的改变深有感触。
在精准数据的支撑下,诸城市局(分公司)将全程烟叶生产气象服务细化为移栽期地温预测、团棵期干旱预警、旺长期积温评估、成熟期连阴雨预报等八大服务场景,并为每个服务场景均配备定制化解决方案,它们如同八盏智能航灯,照亮了烟叶生长的每个关键节点。
在刚刚结束的烟叶移栽期里,贾悦镇臧家营子烟农李焕玲收到一条特殊提醒:“未来48小时10厘米地温稳定达12.5℃,建议启动移栽。”他正是在移栽期地温预测服务的指导下迅速完成了自家80余亩烟田的移栽工作,成更将移栽期缩短至3天,并进一步提高了烟苗的成活率和栽后整齐度。

图为:烟区布设的防雹作业点
在精准服务赋能生产的同时,诸城市局(分公司)还将防灾减灾作为守护烟农收益的关键防线。他们依托智能气象站实时数据流,构建起“灾前预警-灾中联动-灾后兜底”的全周期防灾体系。当监测到冰雹云层逼近时,遍布烟区的37台防雹发射器可迅速作业,通过“空中拦截”将灾害化解于萌芽之中。即便遭遇极端天气侵袭,灾后保障也紧随其后,保险公司将根据气象站自动记录的受灾情况,为烟农启动理赔程序,让烟农们在面对不可预见的气象灾害风险时多了一份安心。
微风轻拂中,智能气象设备在田间坚守,全周期气象服务为烟叶“把脉”,烟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智慧气象带来的希望。在这金叶飘香的背后,是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更是烟农对增收的稳稳期待。(郑海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