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若凡)9月以来,全省秋雨特征明显,降水过程密集且累计雨量大,目前大部土壤已处于饱和状态。如后续降水难以渗透地下,容易在地表出现积水。
省气象台预报显示,9月25日夜里至29日,全省大部将再迎大范围阴雨天气,降水呈现“持续时间长、区域有侧重”的特点。26日至27日,降水范围扩展至全省。其中,26日东部、南部,27日西部、北中部先后出现中雨,局部有大雨。28日,沿黄及其以南维持小雨,中西部、南部升级为中雨,局部大雨。29日,降水集中在中南部,以小到中雨为主。
从累计雨量来看,不同区域差异明显。其中,黄淮之间大部累计雨量预计20毫米到40毫米,西部、西南部部分县(市、区)雨量更为突出,可达40毫米到60毫米,其他区域10毫米到20毫米。
当前正处于秋收关键阶段,持续阴雨将对秋收进程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土壤持续偏湿会导致农机难以进入田间,延误秋作物收获进度,而成熟的作物若不能及时收割,可能出现倒伏、霉变,影响产量与品质;另一方面,已收获的作物缺乏充足晾晒条件,存储时易受潮变质。同时,持续降水还可能引发局地山洪、地质灾害、农田渍涝及城市积涝,地质条件脆弱区域风险更高。
气象部门建议,各地需密切关注气象台站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秋收区要提前调度农机,抓住降水间隙开展避雨收获,已收作物及时转移至通风干燥处存储;田间需提前疏通沟渠,加快雨水排出,降低渍涝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加强巡查排险,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城市地区则需疏通排水管网,防范路面积涝影响交通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