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暖镜头丨让老年人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2025-10-23 17:26:55 来源: 河南日报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10月20日,在临颍县窝城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2岁的孟庆有告诉记者:“俺以前对乡镇敬老院印象不好,一直不想住。”去年他在家人劝说下试住了几天,发现这里餐厅、医疗室、综合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卧室内

  10月20日,在临颍县窝城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82岁的孟庆有告诉记者:“俺以前对乡镇敬老院印象不好,一直不想住。”去年他在家人劝说下试住了几天,发现这里餐厅、医疗室、综合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卧室内还装有紧急呼叫器、防滑地垫、适老化扶手等设备,环境干净整洁,护工的照料也及时周到。很快,他办理了入住。

  “特困老人自愿、免费入住,每月还可领取零花钱。社会老人入住则根据护理级别,每月缴纳1000元至2800元不等。”该中心负责人郭占营介绍,目前这里入住61名老人,其中包括34名像孟庆有这样的社会老人,比去年多了19人。

  “自2022年至今,临颍县推进9个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委托6家公司进行社会化连锁运营。”该县民政局副局长王川介绍,转型后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院容、管理等方面均较之前有明显改善。

  “2020年4月,我们通过公建民营模式引入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承接运营,目前有床位300张,设有餐厅、医务室、影音室、阅览室、舞蹈室等功能区,收住老人207名。”在位于洛阳市西工区的洛阳市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业以来,我见证了养老服务从‘有’到‘优’的跨越。”

  洛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何艳介绍,该市推进市级养老服务中心、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民小区养老服务站和家庭养老床位的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临颍县、洛阳市等地的实践,是我省加快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缩影。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养老服务保障网络越织越密。

  ——加强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颁布《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印发《河南省“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20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省直部门相继出台近40个配套政策。

  ——完善设施布局。覆盖县(区)、乡(镇)、村(社区)的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初步建成,全省157个县(市、区)建有县级特困人员供养中心,733个街道、8062个社区基本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加快构建。各个乡镇基本建有养老服务设施,村里建成1万个村级幸福院。

  ——贯通服务形态。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初步形成。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为255万名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做好兜底保障的基础上将剩余床位向社会老年人开放,普惠服务不断拓展。培育经营主体1.9万余家,引导专业养老服务机构连锁化运营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建设家庭养老床位。

  ——补齐发展短板。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互助养老设施建设,探索推广“党建+农村养老”“志愿+养老”等互助模式,持续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惠及18万户老年人家庭。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科学合理布局建设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等,推动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均衡、便利实惠、安全可靠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突出人才保障。支持130多所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创建41个省级养老服务人才基地、248家养老服务人才评定机构。每年培训养老护理员5万人次,新增专业养老服务人才5.8万人。

  ……

  随着一项项惠老政策见行见效,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越来越可感可及。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民政系统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聚焦现实需求,持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我省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