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临三维高精度3D扫描仪助力甲骨文数字化传承与发展

2025-08-01 16:21:2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三千年前,商代先民以龟甲兽骨为笺,刻下中华文明最早的文字记忆。三千年来,现存的甲骨,每一刻都在与风化、虫蛀等自然力量进行着无声的抗争。如何让这些“文明密码”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永久保存与活化利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三千年前,商代先民以龟甲兽骨为笺,刻下中华文明最早的文字记忆。三千年来,现存的甲骨,每一刻都在与风化、虫蛀等自然力量进行着无声的抗争。如何让这些“文明密码”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永久保存与活化利用?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凭借其非接触测量、高精度、高效率等优势,为甲骨文的数字化传承与保护开辟出一条科技赋能的新路径。

01微米级精度:破解甲骨文保存困局

甲骨质地疏松易碎,传统拓片、拍照等手段难以完整记录其三维形貌,且接触式的采集方式易对甲骨本体造成二次伤害。而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可以非接触、快速获取甲骨全方位的三维数据。本案例中采用的先临三维OptimScan Q12计量级高精度蓝光三维扫描仪,精度高达5微米,且配置了1230万像素的高清工业相机,不仅可精准记录甲骨的几何尺寸数据,同时可细腻还原甲骨表面文字刻纹、裂纹走向等微观特征。采集到的高精度三维数据不仅可在数字世界实现永生,且可为后续的甲骨文研究提供精准的数据基础。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OptimScan Q12扫描甲骨场景示意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甲骨扫描数据示意

02数字拓片:破解千年文字视觉密码

甲骨文传拓法是目前学界用来转录、传播并共享甲骨上文字信息的主流技艺,传统拓印技术需要将浸湿的纸料敷在甲骨上,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凹槽。待纸张稍干之时,均匀上墨,然后获取甲骨文的拓片。而甲骨历经岁月洗礼,质地疏松易碎,传统拓片手段易对甲骨本体造成难以逆转的二次伤害,且也无法完整记录其三维形貌。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传统传拓技术示意

数字拓片技术借助高精度三维扫描仪和Blender软件可在不接触甲骨本体的前提下快速完成甲骨文数字拓片的制作,极大地提升了拓片的制作效率及精度。采集到的数字拓片不仅可用于构建拓片数字库,为甲骨文字的研究分析提供丰富且系统的数据支持;且可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多块甲骨碎片的缀合研究,拼接后的甲骨文如获新生,成为历史考古的新材料,价值倍增。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Blender软件界面示意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拓片数据示意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甲骨缀合研究示意

03虚实共生:演绎甲骨文数字生命

除了拓片以外,采集到的高精度甲骨三维模型亦可结合BlueStar Mapping蓝星贴图助手,快速制作真彩色的高精度三维模型,为甲骨文赋予全新的"数字生命"。在数字博物馆中,观众可以360°自由旋转、放大观察甲骨细节,体验商代先民占卜时的神秘仪式。教育领域则可利用这些高精度模型开发互动教学系统,学生可以通过手势操作,拆解文字结构,探索甲骨文的造字智慧。文创产业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基于精确的三维数据开发高还原度复制品与数字藏品,让甲骨文以更生动的形式走进现代生活。

这种虚实融合的传承模式,正构建起甲骨文活态保护的新范式——让镌刻在兽骨上的古老文字,突破展柜的物理限制,成为持续生长、不断焕新的文化基因。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BlueStar Mapping贴图助手软件界面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贴图后甲骨三维模型展示

从龟甲兽骨到数字字节,科技的进步让三千年前的文明记忆得以永续传承。高精度三维扫描技术不仅守护着甲骨的物质形态,更激活了其文化基因。在数字与实体的交融中,甲骨文正以全新的生命形态,继续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古老故事。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