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就穿鸭鸭羽绒服”:一句国民Slogan背后的品牌密码

2025-07-30 11:52:2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近期,外卖行业“三国杀”硝烟再起。美团邀请歌手黄龄,打出口号:“黄的更灵”;饿了么紧急请来明星蓝盈莹,称“蓝的一定赢”;听劝的京东签约惠英红,以“红的会赢”最终

 近期,外卖行业“三国杀”硝烟再起。美团邀请歌手黄龄,打出口号:“黄的更灵”;饿了么紧急请来明星蓝盈莹,称“蓝的一定赢”;听劝的京东签约惠英红,以“红的会赢”最终杀入战局。热闹之外,这场全网围观的谐音梗大战,实则是品牌在信息洪流中争夺用户注意力的生存之战。

在存量竞争时代,品牌营销的重头戏已从低价血拼转向心智争夺,即通过slogan等文化符号的深度渗透,在消费者脑海中植入条件反射般的品牌联想。作为场景化营销的标杆,国民品牌鸭鸭羽绒服凭借“天冷了,就穿鸭鸭羽绒服”这一slogan,在消费者脑中建立起“寒冷=鸭鸭羽绒服”的强链接,成功实现了品牌价值的二次复苏,不可谓不是其中最值得盘点的经典案例。

品牌“肌肉记忆”:一句Slogan绑定一个季节

在互联网的催化下,人类社会的信息总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指数级增长,信息爆炸已让用户心智成为稀缺品。注意力经济时代,品牌实则争夺的是消费者有限的认知空间。当用户每天被海量信息轰炸时,谁能抢占心智,谁就能赢得先机。

这一规律在鸭鸭羽绒服的案例中得到生动印证。近几年冬季,当寒风乍起,“天冷就穿鸭鸭”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自然反应。究其原因,是鸭鸭羽绒服通过深度绑定“寒冷”这一刚需场景,将品牌成功植入了消费者的季节性决策链路。这一10个字的slogan同时包含品牌名、使用场景和行动指令,以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成为信息过载时代更易被记忆和传播的品牌符号。

当Slogan化身为消费者面对寒冷时的自然反应,鸭鸭羽绒服已然在业界赢得了这场心智争夺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条件反射式的品牌肌肉记忆,使得大众的消费决策跳过了理性比价环节,直接触达情感记忆层。在当下以存量竞争为主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基于情感连接的心智占领策略,助力品牌有效规避了低价内卷的困境,从而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增长。

营销传播“组合拳”:把品牌记忆渗透入生活日常

Slogan的简洁有力固然是其传播基因,但要在短期内转化为大众的品牌记忆,关键还在于媒介策略与品牌调性的精准适配。

面对羽绒服这一具有鲜明季节性和功能性的特殊品类,鸭鸭羽绒服突破常规线上营销模式,重点布局线下高流量生活场景。在杭州龙翔桥、北京王府井等核心商圈地铁站,上海虹桥、南京南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北京首都、杭州萧山等主要机场,鸭鸭羽绒服通过战略性设置海量广告位,在寒冷季节形成密集的品牌视觉冲击。这种基于品类特性的场景化营销,既符合国民消费品需要广泛触达的市场逻辑,又充分发挥了线下渠道对季节性消费的即时触发效应,使品牌信息在最恰当的时间、最相关的通勤场景激发目标消费者购买羽绒服的需求。

除了线下平面广告的广度覆盖,鸭鸭羽绒服更结合多媒体传播特性,在电梯媒介等封闭空间实现多感官品牌渗透。鸭鸭羽绒服巧妙地将品牌slogan“天冷了,就穿鸭鸭羽绒服”植入传承300年的圣诞颂歌《Deck the Halls》中,打造了一首极具传播力的品牌歌曲。朗朗上口的旋律配合25次品牌Slogan重复,让这首改编歌曲成为记忆度极高的音频标识。配合电梯媒体中鸭鸭羽绒服“Y嘴鸭”IP的动画与雪花飘落的视觉画面,品牌成功构建起“听觉+视觉”的多维感官体验,让消费者在密闭空间中自然接受品牌信息。当熟悉的旋律唤起冬日记忆时,“穿鸭鸭”的消费指令已悄然融入大众的潜意识,使鸭鸭羽绒服在大众的购买决策中建立起显著的优先选择优势。

 

当“天冷了,就穿鸭鸭羽绒服”演变为冬季消费的大众潜意识时,鸭鸭羽绒服这一品牌已经超越了传统商业竞争的维度,成为消费者季节记忆中的文化符号。这种将产品需求转化为心智认同的营销实践,让寒冬的“温暖选择”成为无需思考的自然反应,更让优质国货的形象持久地深入人心。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