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炭π·智矿探索队”文家坝一矿瓦斯发电站实践

2025-07-18 13:04:48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怀着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新能源应用的浓厚兴趣,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黔炭π·智矿探索队”于2025年7月15日,抵达了本次调研的目的地——贵州文家坝矿业有限公司一矿区瓦斯发电站。

 怀着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与新能源应用的浓厚兴趣,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黔炭π·智矿探索队”于2025年7月15日,抵达了本次调研的目的地——贵州文家坝矿业有限公司一矿区瓦斯发电站。

 

 

通过技术人员的介绍,鉴于瓦斯作为易燃易爆气体,具有较大危险性,因此禁带电子设备进入。队员有序地将所有手机、火机等物品放在指定区,这道看似简单的程序,却是保障整个站区安全运行的基石,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安全生产第一课。
  踏入发电站内部,高耸的机房建筑与纵横交错、布局严谨的庞大管道系统构成了工业力量的核心骨架。红色的管道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在技术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依次参观了瓦斯发电站的核心区域:瓦斯泵房、主通风机房、配电室。
   其中瓦斯抽取泵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枢纽。其核心使命在于:高效抽采井下富集的易燃易爆瓦斯气体,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将原本危险的三废之一转化为清洁电能,实现“变废为宝”智能控制,优化能源消耗,提升整体运行效率。

随后,实践队步入宽敞明亮的瓦斯泵房,5台大型水循环真空泵赫然矗立,其中3台正沉稳运行,发出低沉的轰鸣,另外2台则作为应急备用,时刻处于应急启用状态,彰显着系统设计的冗余可靠。与泵房紧密相连的是巨大的冷却塔。这座灰白色的巨塔,将携带热水的冷却水从进水管灌入水塔本体,通过筛管的外层套管进入内部的分级空心管。分级空心管的内壁附着有导热层空心管的管径从中心向外逐级递增,使水能够被分流,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实现降温。这些精密参数与庞大设施背后,是极其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一丝不苟的安全管理要求,文家坝矿业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了这套复杂系统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

 

 

技术人员介绍到,主通风机房肩负着矿井“呼吸系统”的重任,是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核心防线:强力通风,持续稀释并排出井下积聚的,甲烷、一氧化碳,等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气体。将危险气体浓度严格控制在安全阈值以下从根本上杜绝瓦斯爆炸或人员中毒事故。确保井下氧气浓度始终维持在安全范围以内,充分满足人员呼吸需求,预防缺氧窒息。依靠高速旋转的大型叶轮产生强大的压差,驱动空气在纵横交错的矿井巷道网络中形成稳定、定向的气流,构建起完善的矿井通风动力网络。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苛刻的运行标准,为深井之下的安全生产筑起了无形的坚固屏障。

实践队了解到配电室是整个站区稳定运行的“能量心脏”。它精密地调配电力,确保瓦斯发电机组、监控系统、照明及各库房设备的不间断、稳定供电,任何闪失都可能影响全局。

此外,站区内巍然耸立的避雷针与避雷塔群,构成了抵御自然伟力的“雷霆卫士”。相辅相成,共同守护着这片工业区域在极端雷暴天气下的绝对安全。这套完备的防雷体系,是矿区整体安全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此次深入贵州文家坝矿业有限公司一矿区瓦斯发电站的实地调研,书本上抽象的煤矿安全知识、瓦斯抽采发电原理,在亲眼目睹庞大精密的设备系统、聆听专业讲解后变得生动具体。特别是对瓦斯抽放泵参数、通风系统原理、防雷设施作用等关键环节有了直观的理解。

从入站前的严格安检,到备用设备的冗余设计,再到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文家坝矿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贯穿于每一个细节,其严谨规范的管理体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实践队见证了瓦斯从“危险废物”到“生产能源”的华丽转身,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在资源循环利用和安全生产中的强大驱动力。技术的应用、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都展现了现代煤矿的智能化发展方向。矿区技术人员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设备参数的烂熟于心以及对安全规章的绝对遵守,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我们认识到,在能源与矿业领域,精湛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作风缺一不可。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更是一次深刻的职业启蒙。投身智能化矿山建设的信念,也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成长为具备扎实专业技能和强烈安全意识的新时代工科人才。
作者:  朱帅     李得刚  徐富杰  翟宇博  马江涛   来源: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