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芳:以标准创新推动镁质胶凝材料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05-29 14:27:0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 在中国菱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伊士卡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技术总监韩芳作为T/CMMA 9-2023《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氧化镁》标准的核心起草人,凭借其二十余年深耕镁建材领域的技术积淀,通过标准创新、技术攻

 在中国菱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伊士卡化学(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技术总监韩芳作为T/CMMA 9-2023《镁质胶凝材料制品用氧化镁》标准的核心起草人,凭借其二十余年深耕镁建材领域的技术积淀,通过标准创新、技术攻关和产业实践,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三大技术突破、两项体系建设和多维行业影响方面,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镁质胶凝材料技术标准体系。

一、关键技术突破:破解行业三大痛点

针对镁质胶凝材料制品存在的强度波动、返卤变形、碳化失效等行业痼疾,韩芳带领团队开展系统性研究:

1. 活性控制技术:创新提出"动态活化+晶型调控"工艺,将活性氧化镁稳定性从±5%提升至±1.5%。通过建立氧化镁水化动力学模型,优化出850℃梯度煅烧工艺,使活性成分保持率从传统工艺的75%提升至93%。

2. 匀质化技术:研发多级气力均化系统,将氧化镁批次变异系数从行业平均4.8%降至2.3%。该技术纳入标准附录A,使制品强度离散性降低40%。

3. 复合改性技术:开发纳米SiO₂/纤维素协同增强体系,使氯氧镁水泥28天抗压强度突破65MPa,较标准要求提高18%,推动防火板、装配式建筑等高端应用发展。

二、标准体系建设:构建行业发展新范式

作为标准主要起草人,韩芳将技术创新转化为行业规范,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

1. 分级质量体系:首创三级质量分级制度,使氧化镁适用性扩展35%。通过设立活性氧化镁(≥60%)、游离氧化钙(≤2%)等核心指标,淘汰落后产能20%,推动优质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至68%。

2. 检测方法体系:主导建立"化学分析-物理检测-工程验证"三级检测架构。创新研发的快速活性检测法,将检测时间从传统24小时缩短至2小时,检测成本降低70%,被纳入标准第6章。

3. 应用标准延伸:以T/CMMA 9为基础,牵头制定配套施工规程、制品验收标准等6项衍生标准,形成覆盖"原料-生产-施工-验收"的全链条标准群。

三、产业生态重构:催生行业发展新动能

韩芳的技术标准创新产生显著的行业外溢效应:

1. 经济效益提升:标准实施后,行业平均成品率从82%提升至95%,每吨制品综合成本下降300元。2023年行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较标准实施前增长27%。

2. 环保效益显著:推动建立镁渣循环利用体系,行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2%,年减少CO₂排放15万吨。其研发的低温活化技术使煅烧能耗降低35%,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录。

3. 应用领域拓展:依托标准建立的技术门槛,推动产品向航空航天防火材料、海洋工程防腐层等高端领域延伸,高端产品出口量增长45%。

4. 人才培养机制:创建"标准解读-技术实训-质量认证"三位一体培训体系,累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200余名,推动行业持证技术人员比例从32%提升至68%。

四、国际影响力建设:打造中国标准新名片

韩芳主导的标准创新推动中国镁建材技术走向世界:

1. 技术标准被越南、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采纳应用,助力国内企业签订海外工程合同额超8亿美元。

2. 研发的活性保持技术获美国ASTM标准委员会认可,正在推动中美标准互认。

3. 在RCEP框架下建立跨国技术联盟,推动成立东盟镁建材检测中心。

结语

韩芳以T/CMMA 9-2023标准为支点,撬动了整个镁质胶凝材料行业的技术革命。其贡献不仅体现在标准文本的38项技术条款中,更转化为行业每年15亿元的成本节约和25%的市场扩容。这种将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为传统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中国方案。在"双碳"战略背景下,韩芳团队正在研发新一代低碳镁水泥技术,有望推动行业碳排放强度再降40%,持续引领全球镁质胶凝材料技术发展方向。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