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羌年庆祝系列活动在四川省汶川圆满举办非遗活态传承与文明互鉴绽放异彩

2025-11-20 16:25:41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日,“大美阿坝・幸福羌年”2025羌年庆祝系列活动在汶川成功举办。活动以丰富的非遗展演、沉浸式体验和多元文化交流,展现了羌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呈现了阿坝州以火塘为核心的非遗产业创新发展路

近日,“大美阿坝・幸福羌年”2025羌年庆祝系列活动在汶川成功举办。活动以丰富的非遗展演、沉浸式体验和多元文化交流,展现了羌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更呈现了阿坝州以火塘为核心的非遗产业创新发展路径,为非遗传承保护写下生动实践。

活动由19日上午的羌绣博物馆开馆仪式“打响头炮”。这座建筑面积1987平方米、馆藏1000余件藏品的博物馆,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华珍老师捐献,以“收藏展示、文化研究、文创销售、数字化创新”为核心定位,承载着羌绣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使命,未来将通过“技能培训+订单派发”模式带动约150人灵活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同步举行了汶川县2025羌年暨冬游汶川冰雪季系列活动以“羌年之韵、冰雪之约”为核心,涵盖羌年庆祝、冰雪狂欢、泡汤康养等多元内容,将于2025年11月至2026年3月持续开展,为游客打造一场集文化浸润、激情娱乐与身心疗愈于一体的冬季文旅盛宴。

当日下午,率先在汶川县城举行了热闹非凡的非遗大巡游。流动的队伍串联起羌族生活场景与非遗技艺,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云朵上的民族”的文化精髓,也为本次夜游进行了充分的预热。

入夜,嘉宾们从映秀大酒店出发,沿映秀湾大桥左侧滨河路步行前往爱立方,沿途的特色非遗迎宾展演可谓是沉浸式过羌年。来自海内外的非遗展演团队汇聚一“路”。羌笛悠扬、花灯摇曳,沙朗舞与多彩墨西哥民族舞蹈团舞步交织,乌兹别克斯坦星光民族艺术团舞步添彩,羌族多声部民歌《云岭羌音》婉转悠扬,步步是景、处处是戏,让嘉宾在行走间沉浸式感受多民族、跨国界的非遗魅力。

古老的羌族神话中,英雄燃比娃智取火种,藏于白石之中,两块白石相击燃起的火花,产生了温暖与光明,驱散了黑夜与严寒。这一刻白石击火点燃爱立方前的火塘,文明之火延续。火光亮起瞬间园区灯火通明,深刻诠释了火塘作为汉藏羌彝各族共有的“生活图腾”的文化内涵——这里曾见证饮食烹饪、手艺创作与情感交流,如今更成为“传统技艺-现代需求-民生收益”的核心纽带。在爱立方墙体上,阿坝州非遗主题公园项目规划及业态布局效果图精彩呈现,让现场嘉宾提前窥见未来非遗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步入爱立方前的火塘坝坝非遗集市内,百艺坊火塘集中展现羌绣、银器等传统技艺,作为“非遗产品的创新工场”推动非遗从“工艺品”走向“消费品”;古道汇火塘再现茶马古道繁盛景象,以直播电商与数字集市为内核,打造“非遗产品的电商枢纽”,助力非遗好物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羌山望火塘聚焦羌族非遗文化,成为“非遗内容的流量引擎”。每个火塘都构建起“线下体验为入口、线上产业为延伸”的闭环模式,既保留文化本真,又实现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播的产业转化。

群星闪烁之时,“大美阿坝・幸福羌年”晚会准时上演。光影秀搭配开场舞蹈《吉祥鼓》拉开序幕,汶川县、理县等本地团队与新西兰毛利艺术团联袂演绎,瞬间点燃现场气氛。情景歌舞《了不起的阿坝非遗》、羌族女子舞蹈《云裳》、男子舞蹈《上红梁》等节目尽显羌乡风采,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牧骑带来的《蒙古马》舞动草原豪情。更有斯洛伐克特伦钦民间舞团、泰国泰完美传统舞蹈艺术团等五大国外非遗团队献上《精彩世界》集锦展演,中外文化在舞台上交融碰撞,彰显文明互鉴的魅力。本次海内外非遗表演团队的碰撞,也是深入践行中国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与重要指示精神,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 倡议,切实推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晚会落幕但精彩仍在继续,沉浸式夜游观演随即开启。嘉宾从正红时代步行前往“天地映秀”牌坊前,小镇街区化作超大舞台,点位动静交织、快闪互动接连上演,英歌舞、广州百叶龙舞龙队、喷火、变脸以及藏羌非遗活态展演在街道两侧随机刷新,让大家在行走中感受非遗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次日,嘉宾们乘坐观光车先后参观羌绣博物馆与正红时代,深入了解羌族文化保护成果。而后举行庄严的“羌历新年祈福仪式”,藏羌回汉多民族代表参与祭山、颂词、跳莎朗等传统环节,体现了各民族和睦共处、团结奋进的良好风貌。

作为历年羌年的重头戏,映秀镇中滩堡村的“羌年坝坝宴・天天吃刨汤”开席。刨汤、羌族咂酒、腊肉、荞面等特色饮食源自羌族农耕文明,是羌年祭祀与团圆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对丰收的感恩与对来年的祈福。不分主客的围坐共餐,让游客深度融入羌族同胞的团圆氛围,亲身感受“以食为媒、以宴聚情”的文化传统,让非遗从“看得见”变为“尝得到、摸得着”。席间,汶川、茂县、理县等多地的敬酒歌与羌族年歌轮番唱响,最后全场齐唱《我和我的祖国》与《阿坝儿女多豪迈》,将氛围推向高潮。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集中展现了阿坝州非遗产业发展的“阿坝方案”。阿坝州跳出单一陈列展示的传统模式,以火塘为核心场景,链接非遗传统与创新、文化与旅游、流量与消费,构建起以非遗为内核的现代产业系统。通过“用非遗”“买非遗”“传非遗”的环环相扣,既让游客感受文化魅力,又让手艺人的手艺转化为收入,实现“文化价值”与“民生价值”的双向奔赴。

展望未来,阿坝州非遗主题公园的建设更值得期待。未来园区将以六个火塘为核心,覆盖参观、研学、旅游、创新、消费、流量等多元场景,进一步拓展百艺坊的产品研发功能、古道汇的电商辐射范围、羌山望的流量带动作用,让火塘形态不断迭代,承载更多非遗产业可能性。这一“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正回答着“让根脉活起来、手艺人富起来、文化自信立起来”的时代命题,为世界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中国智慧与地方实践。

作为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汶川拥有111项非遗项目、180名传承人,“羌年”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此次羌年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千年羌文化在活态传承中焕发新机,更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搭建起文明互鉴的桥梁。未来,阿坝州将持续深耕文旅融合赛道,让火塘里的非遗传承持续“火”起来,让古老文化在现代产业赋能下“传”向更远,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注入不竭动力。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