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周立祥:书法篆刻与玉雕的对话

2025-11-11 14:47:1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上海西郊大公馆的载道玉艺工作室里,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海派特级玉雕大师,当代文人玉牌代表人物周立祥正以砣刀在和田玉牌上雕刻兰花。这位钻研出失传近两千年"昆吾刀法"的艺术家,三十余载深耕书法、篆刻及玉雕

在上海西郊大公馆的载道玉艺工作室里,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海派特级玉雕大师,当代文人玉牌代表人物周立祥正以砣刀在和田玉牌上雕刻兰花。这位钻研出失传近两千年"昆吾刀法"的艺术家,三十余载深耕书法、篆刻及玉雕领域,提出“以书入玉、以印入玉、牌外求牌、字纹融合”的创作理念,同时将篆刻艺术和玉雕技艺相结合,振兴了式微近两千年的玉印艺术,填补了当代玉文化在玉印上的空白。近年来,又将浙派篆刻的金石气韵与海派玉雕的精工技艺熔铸成当代玉雕艺术的璀璨明珠。

金石入玉:从子冈牌到文人玉牌的千年传承

"明代陆子冈开创的诗书画印四绝子冈牌,奠定了玉雕与书法融合的美学范式。"周立祥从明代子冈牌开始介绍道。他创作的《玉骨》玉牌作品,以和田白玉籽料为材,温润细腻,白如皑雪,牌型中正修长,边线方圆相济,线条舒朗。篆刻内容:“玉骨冰姿,孤标清香”,牌面章法上引进了墨锭、银锭、铜刻、竹刻等姊妹艺术,此外还引用屏条、手扎、手卷艺术等。牌额创作上引用了碑额艺术,以云纹组合团扇,牌额上面的作品名称“风骨”,运用了篆刻里面最难创作的鸟虫篆,让文字和文字有机的融合。这种突破传统玉牌形制的创新,源于他在书法方面下过的大工夫。他是上海书法协会会员,海上印社社员。并得到海上艺术大家周志高、丁申阳、杨耀扬、徐正濂、茆帆、车鹏飞、韩伍、杨先国等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教诲,故其艺术造诣渊源有自。作品先后入展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获得全国业界比赛“玉龙奖”和“神工奖”“百花奖”,“天工奖”“子冈杯”、“九龙杯”“汉风杯”“玉都杯”等各类大奖近30余项。

浙派薪传:篆刻流派与玉雕艺术的跨界新生

2025年10月25日,周立祥正式拜入西泠名家周建国先生门下,这场跨越篆刻与玉雕两大艺术门类的师承仪式,在业界引发强烈反响。在今年6月份,周立祥的玉印作品《菜根传韵》获2025“玉龙奖”最高奖特别工艺金奖。该印以明代典籍《菜根谭》“咬得菜根,百事可成”为灵感,取和田子玉精琢而成,玉质润如油酥,冰肌玉骨,蕴藉寒霜。呈长方形,形制周正,棱角分明,具备宫廷宝玺裁切方正规矩的典型特征。印首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高浮雕出四灵身形,又以阴线刻画出鳞羽等细节尤为精细,栩栩如生。经三年多精心雕琢,入精入微,将菜根谭词文摘句入印。玉印正文,风格为铁线文,篆法流畅,线条疏密有致,创作结体内紧外松,密疏得当,用刀圆转婀娜,气质灵秀清健,终以其遒逸俊秀、流动妍美又充满写意性的风格。周立祥透露:"恩师叮嘱我要在继承浙派篆刻的同时,探索玉印特有的篆刻语言,结合时代发展进行创新。"

刀笔相融:当代玉雕的诗意表达

在工作室的创作台上,周立祥正在雕琢的几方玉印作品引人注目。玉印作为一种立体文化,具有多方面内涵。如工艺上,古代玉印大多以覆斗印形式为主,间有龟钮印、獣印、龙印、凤印等,至清时,乾隆常大多以龙钮印为主。周立祥在技法和设计印钮的理念更为成熟精致外,且能突破藩篱,能创作更多形制的印钮。艺术上,周立祥在秉承战国古玺印和汉代玉印的基础又能融进流派印元素,如由古代的阴刻之外有了全面的阳刻技艺,篆体上揉进了流派印大家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陈巨来及浙派的艺术风格,让篆文更为流动紧凑。

古代玉印皆为官名或人名,少多字印,周立祥的海派玉印创作以励志名言或历代哲学名人家风、家训类的精美诗词语句入印。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字皆可入印,且能通篇神完气足的完成。在鸟虫篆入印上,除了吸收当代鸟虫印名家艺术特点外,还结合自身审美取向,于汉玉印和鸟虫篆中蜕化而出,首创阳文鸟虫篆入玉印,形成自家风貌,呈现出清雅高旷的审美。

文化传承:从工匠精神到艺术生态

在行业中,作为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周立祥始终致力于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近年来,周立祥一直以传道授业为己任,现带徒多名,积极推动人才培育与发展。2023年参与海上印社书法、篆刻、六人展;2020年楹联协会活动现场普及玉雕艺术,推广文人玉牌、玉印文化讲座;2018年南京玉文化协会艺术讲座;2016年参加CCTV2财经频道一槌定音栏目,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将作品及论文发表于多家专业杂志及核心期刊,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发布玉雕知识、创作技艺。以文化宣介,为玉雕行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周立祥看来,“艺术当随时代,一门艺术除了技艺精湛,表达作者个人的情感和修养之外,其文化属性和时代性尤为重要。海派玉印艺术要有当代文化的担当和社会的使命感,唯有如此这门艺术才能在当下蓬勃发展,让更多的人喜欢和爱戴这门艺术。”从六岁学书的赤诚,十二岁习印的惊喜,之后十几年玉雕厂历练的岁月,到如今开创文人玉牌、玉印新范式,这位湘籍艺术家用三十年时光,在玉石与刀笔的对话中,书写着中国文人玉雕和玉玺文化的传奇。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