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里见治理:一个城市小区的共治实践

2025-11-11 14:43:55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浙江平湖洁芳社区以“益起帮你”激活邻里共同体在浙江平湖市当湖街道洁芳社区,有一个被居民亲切称为“1780”的治理项目。这个数字并非编号,而是取其谐音——“益

——浙江平湖洁芳社区以“益起帮你”激活邻里共同体

在浙江平湖市当湖街道洁芳社区,有一个被居民亲切称为“1780”的治理项目。这个数字并非编号,而是取其谐音——“益起帮你”,寓意邻里互助、共建共治。面对金色港湾小区50幢楼、3115户、近7000名居民构成多元、管理复杂的现实,社区没有等待“上面给方案”,而是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探索出一条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的微治理新路径。

组织下沉筑堡垒,党员带头作示范

“1780”项目的起点,是让居民愿意说话、敢提意见、能出主意。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正在悄然改变。 社区推动党建力量沉到治理末梢,依托金色港湾党支部整合48名在册党员和191名在职党员,组建2个先锋团组,引导党员带头认领楼道、包干片区。电瓶车乱停问题,正是由党员牵头制定劝导方案,效果远胜于一纸通知。一位在职党员坦言:“现在下班后会主动在群里问‘今天有没有需要帮忙的’,感觉身份不一样了。” 同时,社区盘活长期闲置的物业用房,打造1250平方米的“邻里港湾·小区客厅”,分层设置老年健身区、儿童活动角和青年议事厅,并招募12名居民骨干担任功能室“主理人”,共同制定《邻里港湾空间公约》,实现“我的空间我做主”。这里不收一分钱,却成了居民最爱去的“第二个家”。

需求导向抓实事,精准服务解民忧

“1780”坚持“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多方接单”,确保每件事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电瓶车充电难?自治小组联合物业两周内拿出方案,两个月建成4处带雨棚和监控的智能充电桩;夜间监控老化?协调业委会动用维修基金、争取街道补贴,不到一个月完成更新;停车秩序混乱?制定《小区停车自治公约》,优化车位布局,组织居民巡逻劝导,如今连外卖小哥都说:“进小区顺畅多了。” 社区还结合人群特点精准服务:联合市中医院开展义诊惠及800余人;面向青少年开设非遗剪纸、科技小制作等课程,并设计垃圾分类飞行棋、消防标识识别游戏,寓教于乐。相关服务已纳入年度计划,形成常态机制。

机制创新保运行,规范有序促长效

为避免“一阵风”,社区摸索出一套接地气、能坚持的工作机制。 民情收集线上线下并举:线上设“民情直通车”,线下设“趣味民意墙”,两年累计收集意见建议800余条,件件有回应。问题处置推行“三色管理法”——红色问题(如电梯故障)24小时内响应,黄色问题(如路灯损坏)7天内解决,绿色建议(如增设快递柜)纳入月度议事会讨论。 协同机制明确分工:“小事自治小组议、大事社区牵头、专业事找物业”。资金上依托街道友邻基金创投,形成“自我造血+外部输血”双轮驱动。队伍建设方面,每季度开展法律、调解等培训,并挖掘柔力球老师、空竹达人、书法爱好者等“社区能人”免费开课,激发内生动力。

成效可见暖人心,简约模式可推广

两年来,“1780”项目累计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50余件,办结率达90%。更可贵的是人心的变化:楼道干净了,孩子放学有去处,老人跳舞有场地,邻里关系日益融洽。超60%居民至少参与过一次社区活动,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7%。 一位年轻妈妈说:“以前回家就关门,现在常带孩子来‘小区客厅’,认识了好多邻居,感觉这才是‘家’的味道。” 这一模式不依赖高楼大厦或巨额投入,核心在于“机制+人心”。其基本要素清晰——一个自治小组、一个议事平台、一套处置流程、一批居民骨干、一处共享空间。架空层可变“微客厅”,热心人可成“带头人”。目前,社区正编制《“1780”操作小手册》,将议事规则、意见收集、能人发掘等“土办法”系统化,力争让更多社区“学得会、用得上、做得好”。

基层治理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日复一日的用心。“1780”不追求轰动效应,只专注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在实打实、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中,让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感受到幸福与尊严——因为,社区最美的风景,就是邻里之间的那份温情与信任。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