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委社会工作部张黄海
当米易的秋天迈着轻盈的步伐,将丝丝凉意轻柔地笼罩着这座小城,而新就业群体驿站“米小蜂”却似一座温暖的小港湾,散发着融融暖意。这里,是新就业群体短暂休憩的角落,是补充能量的驿站。10余名外卖小哥以“主人”身份走进这个属于自己温暖的港湾。“以前送外卖的时候,累了只能蹲路边,夏天晒、冬天冷,喝口热水都难。现在有了驿站,这里什么都齐全,就像有了自己的家!”美团骑手赵玲玉说。随着平台经济迅速发展,新就业群体不断壮大,其权益保障和城市融入问题日益凸显。米易县委社会工作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服务保障新路径,通过建驿站、助维权、促融入、育党员等举措,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织密服务网络,完善基础关怀与制度保障
米易县委社会工作部坚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以系统思维推进新就业群体关爱服务工作。通过走访调研、线上问卷等方式,精准摸排新就业群体在权益保障、生活服务、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出台《米易县“凝‘新’共富”关爱服务新就业群体二十条措施》《关于开展新就业群体“五个一”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推动形成多部门协同、政策联动、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工作格局。在攀莲镇、草场镇新就业群体聚集域,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工会驿站等资源,新建和提升一批“暖心驿站”,配备休息座椅、饮水机、微波炉、骑手专用充电桩等设施,丰富驿站功能,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超过800余人次。强化法律援助,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依托“法治攀枝花”公众号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援助申请等服务,设立8个法律援助联络站,建立权益联动调解机制,开展“法治护航·新业无忧”普法宣传活动10场,覆盖超1000人次,切实筑牢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防线,实现新就业群体服务从“基础关怀”向“制度保障”的全面升级。
共建友好社区,打造融入城市“快车道”
依托创特色项目,草场镇海棠花语物业、攀莲镇远大创新物业为新就业群体量身绘制“友好社区路线图”,清晰标注楼栋、专属停车位、充电桩、饮水点、等位置,优化快递、配送员进门流程,解决“进门难、停车难”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在小区、商圈周边打造爱心商户,形成辐射广泛、便捷高效的“友好商户”服务网络,为新就业群体营造温馨友好的工作环境,助力快递小哥从“过客”变为“熟人”。
激发内生动力,共绘民生幸福温暖画卷
米易县引导新就业群体向党组织靠拢,2025年以来,已鼓励5名新就业群体递交入党申请书,提升思想认知与素养。强化社会责任,择优聘请骑手担任志愿者,开展急救、交通培训,引导志愿者参与“流动网格员”“城市微光”等基层治理行动,在配送途中随手拍报隐患、夜间关注流浪人员。强化标杆示范,两名快递小哥因勇救落井小孩,获市级见义勇为表现突出表彰,展现出新就业群体的社会担当。强化作用发挥,组织引导快递协会会长等专业人士,为“金通工程”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建言献策,汇聚行业智慧。一系列举措有效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向“治理力量”转变。
关爱新就业群体是一项系统工程,他们用双脚丈量城市经纬,用双手服务万家灯火,他们的价值理应被充分尊重和肯定。米易县坚持党建引领,凝聚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合力,积极构建“共享、共建、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发现—激励—反馈”闭环机制,有效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引导其从“服务对象”成长为“治理伙伴”,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持久动能,夯实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