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需要处 党员冲锋时

2025-09-30 10:56:3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越是急难险重,越见初心使命;越是群众需要,越显担当本色。这是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更是检验党员成色的试金石。当前,在乡村振兴一线、在抢险救灾现场、在社区服务岗位,处处可见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然而,也有

越是急难险重,越见初心使命;越是群众需要,越显担当本色。这是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更是检验党员成色的试金石。当前,在乡村振兴一线、在抢险救灾现场、在社区服务岗位,处处可见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然而,也有个别党员干部选择性地“回避”矛盾集中、条件艰苦的地区。这种现象警示我们必须让“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动。

群众需要的地方,首先是民生难题的破解处。当群众遇到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急难愁盼时,最需要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党员应当主动站出来,深入了解群众诉求,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这种时候,党员的身影就是群众的“定心丸”,党员的作为就是党组织的“温度计”。

群众需要的地方,也是急难险重的攻坚处。在自然灾害面前,在事故现场,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群众最需要主心骨和守护者。党员必须闻令而动、向险而行,把安全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这种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胜过千言万语,最能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最能体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

群众需要的地方,还是矛盾集中的化解处。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这里往往矛盾多发、诉求多元。党员要主动下沉到社区村庄,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群众方法化解矛盾纠纷。在这个过程中,党员要当好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的“调解员”、群众的“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群众需要的地方,更是发展短板的补齐处。那些发展相对滞后、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恰恰最需要党员干部去开拓、去改变。党员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扎根基层、久久为功,带领群众找准发展路径,补齐发展短板,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坚守,最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崇高境界。

当然,要让党员愿意去、能够去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还需要健全相应的机制保障。要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让那些在基层一线、艰苦地区踏实苦干的干部得到重用;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解决党员的后顾之忧;要营造崇尚实干的社会氛围,让“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认同。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深厚的人民情怀,更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当每一位党员都能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主动到最需要的地方担当作为,我们就一定能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篇章。(绵阳科技城新区  刘东)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