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泞山路到金色粮仓,看90后书记如何在川西高原耕出振兴图景

2025-09-29 11:05:2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川西高原的群山褶皱里,四季更迭不仅是自然的韵律,更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在这里,90后驻村第一书记泽汪拉措带领工作队以四季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雪域深处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春日里,他们翻

在川西高原的群山褶皱里,四季更迭不仅是自然的韵律,更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在这里,90后驻村第一书记泽汪拉措带领工作队以四季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雪域深处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春日里,他们翻山越岭丈量民心,让“泥泞路”蜕变为“平安道”;夏汛中,他们与塌方赛跑、用担当筑牢安全防线;秋收时,他们抢收青稞、让科技赋能金色田野;寒冬里,他们走村入户传递温暖,让政策关怀化作民生暖阳。他们把脚印刻进群山,将初心写在田间,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守,诠释着新时代基层工作者的使命与情怀。从群众的 “急难愁盼” 到乡村的 “发展蓝图”,这片土地上的 “四季耕耘”,既是雪域高原的振兴缩影,更是千万驻村干部扎根基层、不负时代的生动注脚。

在平整的路面里铺展振兴

春日的夕阳为新铺的沥青路镀上琥珀色的光晕,泽汪拉措和同事漫步在平整的路面,脚下温润的触感,唤醒了初到村时的攻坚岁月。2023年9月,泽汪拉措刚到麻日乡麦坝村担任第一书记,为全面了解村情户情,她和队友前往中立组逐户走访,来的路上烈日炎炎、尘土遮天蔽日;返回途中,下起了倾盆大雨,路上泥浆没过了膝盖,碎石不时从悬崖上滚落下来。这是活动室连接群众的路,也是三家寨和中立组19户145位村民每日的出行路。“一定要为群众蹚出一条平安路、致富路。”她和队友暗自下定决心。他们扛着测绘仪丈量每一寸险途,将村民的诉求化作文字报告。在县乡两级的高度重视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此路段的道路维修和边坡整治得以顺利进行。如今,银灰色的防护网如铠甲护住山体,崭新的沥青路蜿蜒如黑色缎带,串联起山里山外,托起了山里人对美好生活的热望,筑起了群众出行安全屏障,也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绘就了底色。

在滚落的砂石中扛起担当

“书记!麦坝村去中立组的村道边坡在掉石子!”13点21分,网格员泽里急促的声音刺破午后的宁静。“三避让三撤离”的指令在泽汪拉措脑海炸响,她立即拨通乡政府值班电话,与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组成的应急小组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抵达时,泽里正徒手搬动碎石,汗水浸透的衣衫紧贴后背,“我已经封路了,但滑坡随时可能加剧!”他沙哑的声音里带着焦急。泽汪拉措迅速指挥村组干部拉设警戒线、疏散周边6户常住村民,同时将现场照片实时上传乡领导处和县应急管理局。18点46分,一声轰鸣撕裂天空,大片山体裹挟着泥土倾泻而下,原本的村道瞬间被掩埋。望着狼藉翻涌的塌方现场,冷汗浸湿了她的后背。若不是提前撤离,后果不堪设想!次日清晨,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道路抢通工作正式启动。经过2小时鏖战,道路恢复畅通。站在重新平整的路基旁,看着山间晨雾渐散,泽汪拉措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需要挺身而出的勇气,更离不开“预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支撑,唯有把风险防范做在前面,才能为乡村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在金色的田野里践行初心

9月的麦坝村,本该是金色麦浪翻涌的丰收景象,可连绵的阴雨却让即将成熟的青稞面临“烂在地里”的危机。“再这么下,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一位藏族老阿爸攥着发黑的麦穗,满脸焦虑的话语,深深刺痛了泽汪拉措的心。抢收青稞,成为当时驻村工作队最紧迫的任务。

泽汪拉措和队友迅速行动,一方面对接县农牧局,争取农业技术指导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多方联络协调,紧急调运收割机及专业操作人员。收割现场,一面鲜红的党旗高高插在田埂最高处,成为大家抢收攻坚的“指挥旗”。泽汪拉措和队员们扛起镰刀,一头扎进麦田。割青稞、捡麦穗、搬运粮袋,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没人顾得上擦拭。轰鸣的收割机在田野间穿梭,金黄的麦粒如瀑布般倾泻进粮车,溅起细碎的光芒。经过连续多日的奋战,200余亩青稞全部颗粒归仓,34户种植户的愁容换成了安心的笑容。泽汪拉措真切体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深刻意义。看着现代化农机取代传统木犁,村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粮食产量和收入节节攀升,她知道,这不仅是耕作方式的转变,更是乡村振兴路上坚实的一步。

在温暖的传递里共筑同心

凛冽的寒风掠过麻日乡麦坝村的山脊,却吹不散弥漫在村寨里的融融暖意。“突及其(藏语:谢谢),突及其!”在暖冬物资发放现场,村民四龙仁青接过满载关怀的物资,竖起大拇指,脸上绽放出淳朴的笑容。这已是泽汪拉措与驻村工作队当年冬季开展的第三次集中送温暖行动。

为精准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泽汪拉措带领工作队依托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联合村“两委”逐户走访摸排,将护林员坚守深山的奉献、多子女家庭冬季的需求、独居老人的生活保障等细节一一记录在案,最终梳理出重点关怀名单。在帮扶单位、县民政、农牧农村局等部门的协同支持下,价值5万元的暖冬物资很快筹措到位——既有御寒的棉衣棉被,也有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党和国家“应帮尽帮、应暖尽暖”的政策关怀,化作触手可及的民生保障。3次暖冬行动,不仅是物资的传递,更是一座无形的“连心桥”。当寒风中藏寨亮起温暖的灯火,她望着村民们满载而归的背影,听着一声声真挚的谢谢,泽汪拉措的内心满是感动:每一份物资都是党和国家的深情牵挂,每一次搬运都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而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就是对他们工作最珍贵的褒奖。

从春到冬,那些在泥泞中跋涉的脚印、在风雨中坚守的身影、在丰收里绽放的笑容,终将汇聚成时代的洪流,推动这片土地向着全面振兴的目标破浪前行。而他们,也将继续以四季为友、以大地为纸,书写更多属于麦坝村的振兴故事。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