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侯县鸿尾乡溪源村的叶厝山上,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树上,铁皮石斛沿着树干攀援生长;树下,金线莲在腐殖土中舒展叶片,土鸡在林间踱步觅食,一幅 “林上有药、林下有鸡、林内有景” 的立体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鸿尾乡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探索出一条“林药结合、种养循环、三产融合”的林下经济发展之路,让曾经的荒山变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 “聚宝盆”。
一、生态种植激活绿色生产力
鸿尾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丘陵地形造就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为中草药生长提供了天然温床。当地通过“公司 + 基地 + 农户”模式,在人工林间推广铁皮石斛、金线莲、黄花远志等名贵中药材种植。福州养心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新荣介绍,通过“树上铁皮石斛、树下黄花远志” 的立体种植,每亩林地年产值可达 8万 - 10 万元,是传统林业收入的数十倍。
科技赋能也让林下经济如虎添翼。福州市农科所科技特派员魏翠华团队长期驻点指导,攻克了铁皮石斛仿野生栽培成活率低、金线莲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难题,并引进金线莲、黄花远志、杜仲等新品种。此外,该基地与市科技情报所合作开展“科技下乡助力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建成铁皮石斛高优栽培示范田,辐射带动周边50余户农户发展种植。
二、种养循环构建产业新生态
在养心园基地,一条完整的生态循环链正在运转:土鸡以林下昆虫和落果为食,排泄物经无害化处理后成为有机肥还田。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基地养殖的土鸡因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除养心园外,鸿尾乡还引入福州御榕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破解抛荒地难题,在古洋村等5个村居推广 “大豆(玉米)- 短生育期中药材”轮作体系。通过整合900余亩碎片化耕地,采用“小田变大田” 模式,在夏枯草等中药材收获后及时种植大豆,既提升土地利用率,又规避了连作风险,农户每亩地年增收超 3000 元。
三、三产融合打开增收新空间
依托林下经济基础,鸿尾乡积极拓展 “农业 + 文旅” 新业态。养心园建成集科普研学、药膳体验、森林康养于一体的生态农场,游客可参与中草药采摘、土窑鸡制作等活动,年接待量超3500人次。2025 年推出的 “养生溯源之旅” 线路,将溪源古寨、药膳餐厅与中草药种植基地串联,人均消费达 300 元,带动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增收 200 余万元。
在鸿尾乡,林下经济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从 “靠山吃山” 到 “养山富山”,鸿尾乡正以绿色发展为笔,在闽侯大地上书写着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