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黄梅,天高云淡,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黄梅县烟草专卖局的干部职工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从碧波荡漾的河岸到熠熠生辉的光伏基地,再到秩序井然的街头巷尾,巡河护水清洁家园,助力绿色能源发展,引导文明新风,将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的足迹深深印刻在黄梅大地上,展现出国有企业服务地方发展的深厚情怀。
守护碧水清流,党员干部争做河湖“清道夫”
(图为黄梅县局志愿者参与巡河活动 程澳摄)
清晨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黄梅烟草的党员干部志愿者们已经身着红马甲,手持铁钳、垃圾袋等工具,开始定期的巡河护岸、清理垃圾志愿服务活动。“塑料袋、矿泉水瓶、废弃包装物、枯枝烂叶……”志愿者们弯腰俯身,细心地将散落在岸边、草丛中的各类垃圾捡起,装入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
“这条河是我们县的母亲河,保护好它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位正在忙碌的党员志愿者抹了把额头的汗珠说道,“每次来巡河,看到经过清理后变得干净整洁的河岸,心里就特别踏实。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能带动更多群众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
一次次弯腰捡拾,一声声耐心劝导,凝聚成守护水清岸绿的实际行动。这片重新焕发洁净的河岸,成为了黄梅烟草人心系家乡、服务社会的生动注脚。
赋能绿色产业,志愿服务照亮乡村振兴“阳光路”
(图为黄梅县局志愿者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活动 刘双艳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江河村虽有山地资源,过去却因缺思路、缺技术,一直未能转化为发展优势。一片片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整齐排列,宛如一片“蓝色海洋”,正将丰富的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也为当地村集体和群众带来着持续的“阳光收益”。
在技术人员简要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和清洁要领后,志愿者们便分组行动起来。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小心翼翼地擦拭光伏板表面的灰尘和鸟粪,确保板面清洁,保障发电效率。
“光伏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能参与到基地的日常维护中,虽然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感觉意义重大。”一位正在擦拭光伏板的青年志愿者表示,“看到清洁后的光伏板更加明亮,想到我们也能为绿色能源发展和村集体增收出一份力,很有成就感。” 此次活动是黄梅烟草探索“志愿服务+产业助力”模式的一次具体实践。
通过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振兴产业一线,不仅缓解了基地部分日常维护压力,更让干部职工切身感受到绿色发展的脉搏,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参与感和使命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烟草力量”,照亮更多增收致富的“阳光路”。
引领文明风尚,志愿劝导擦亮城市“暖心色”
(图为黄梅县局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志愿活动 费硕文摄)
文明,是城市最动人的底色。在黄梅县城的主要交通路口和人流密集区域,时常能看到黄梅烟草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服务的身影。他们臂戴红袖章,手持劝导旗,化身为城市文明的“移动哨兵”。
“您好,请在线内等待红灯。”
“师傅,骑电动车请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头盔。”
“这位女士,垃圾请投入前面的分类垃圾桶。”……志愿者们用温馨的笑容和诚恳的话语,对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行驶、车辆乱停乱放、随地丢弃杂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耐心劝导和纠正。遇到问路的市民或游客,他们总是热情指引。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志愿者们坚守岗位,有效协助维护了交通秩序,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辛勤付出,赢得了过往市民的理解和赞许。“有这些志愿者在路口提醒,大家过马路都更守规矩了,感觉安全感提升了不少。”一位每天途经此处的市民如是说。
文明劝导活动,劝导的是行为,传递的是温暖,引领的是风尚。黄梅烟草将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提升员工素养、展现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通过常态化的文明劝导志愿服务,不仅改善了公共秩序,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将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营造安全、有序、和谐、文明的城市环境,让“志愿红”成为黄梅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次次巡河护岸的坚守,一场场产业一线的服务,一幕幕文明劝导的温馨,共同构成了黄梅县烟草专卖局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坚守行业初心,勇担社会责任,不断丰富志愿服务的内涵和形式,更深度地融入黄梅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描绘黄梅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贡献更多的烟草智慧和力量。(程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