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瞧这短信写着‘扫码领十万养老补贴’,但政府通知从来不用这种博眼球的标题,更不会索要银行卡信息呀!”9月15日上午,祁阳市白竹湖社区广场边,祁阳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青年志愿者吕雅青举着手机,指着屏幕上那条可疑短信,细致地给围过来的居民讲解。
正值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祁阳市局(分公司)迅速组建了一支10人的网络安全志愿服务队,通过“进社区、进店铺、进企业”的方式,将网络安全知识送到居民身边、零售户柜台及员工电脑屏幕前。
社区广场:街头“反诈义诊”,为居民意识“提神醒脑”
“我一直以为网络安全是年轻人操心的事,今天听小吕讲了这些例子,才知道骗子连我们老年人都盯上了!”69岁的社区居民刘大爷捏着刚领的《网络安全宣传手册》,满脸感慨。
这是志愿者们在白竹湖社区开展的首场活动,他们采用“情景演绎+互动问答”的形式,把网络诈骗、数据泄露这些抽象概念,转化成居民能听懂、记得住的“身边事儿”。“我们特意选了社区里最热闹的广场,还准备了方言版的风险提示音频。”队长伍鑫介绍,考虑到社区老人多、流动人口复杂,团队提前梳理了“养老诈骗”“虚假中奖”“二维码陷阱”等10类高发风险。
(图为:网络安全宣传进社区)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支起宣传展板,摆放着“反诈飞行棋”“网络安全知识转盘”等互动道具。转盘上标着“钓鱼链接”“恶意软件”“隐私泄露”等常见风险,转到哪个,志愿者就会结合近期本地发生的案例详细讲解。
据统计,首日社区活动吸引了200多位居民参与,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四成。伍鑫翻着志愿者记录的反馈表,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希望多讲讲手机支付安全”“想学怎么设置隐私权限”等需求,“接下来我们会针对性调整内容,把课堂延伸到小区里去。”
烟酒店前:店铺“安全会诊”,为个体商户“对症开方”
9月16日上午,民生路的一家便利店里,店主朱大姐正对着手机直皱眉:“小同志,我昨天收到条短信,说我订的烟到货了,让我点链接确认收货,可我根本没订啊......”
志愿者罗舒宁接过手机看了看,马上判断这是典型的“虚假订单”诈骗:“朱姐,正规烟草订单都是通过您绑定的订货系统通知的,绝对不会发陌生链接,您看这链接的网址可能是钓鱼网站!”
祁阳市的零售户里,85%是个体经营的小商户,不少店主都是50岁以上的。他们日常用手机订货、收款、联系客户,但网络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图为:网络安全宣传进店铺)
“之前有位零售户点了‘烟款补缴’链接,被骗了两万多块。”安全管理员刘凯说,“这次宣传周,我们专门给零售户定制了‘店铺网络安全套餐’,从设备安全、支付安全到信息安全管理,一项一项拆解风险。”
除了“一对一”指导,志愿者们还现场演示了怎么用“国家反诈中心APP”识别风险短信、如何在手机设置里开启“应用锁”保护隐私,还给每家店铺发了宣传折页,列了“订货系统只认官方渠道”“收款码妥善保管”等10条实用建议。
办公桌旁:终端“全面体检”,为内部网络“强筋健骨”
在客户服务分部办公室,兼职网络信息安全员冯晨正伏在桌前,教客户经理周爱民检查电脑设置:“您的开机密码还是‘12345678’吧?得改成字母加数字加符号的组合。”周爱民一边记笔记一边感叹:“以前总觉得基层岗位没人会注意,现在才知道,连Wi-Fi密码都能被坏人利用,差点出大事!”
这场覆盖全局的“网络安全体检”从9月18日开始。由兼职网信员、志愿者组成的12人专项检查组,分成3路深入机关各部门、客户服务分部、专卖办等6个办公点,对信息终端、网络设备进行“拉网式”排查。检查内容包括:终端是否设置强密码、杀毒软件是否及时更新、移动存储设备是否加密等15项具体指标。
(图为:网络安全检查)
针对排查出的“漏洞”,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对弱口令问题,推行“每周随机抽查”机制,强制要求修改密码;对没装定期杀毒软件的设备,统一设置自动查杀策略;对移动存储设备,加密登记备案,禁止未加密设备接入内网。“以前总觉得‘单位网络很安全,没必要折腾’,现在才知道‘自己不设防,黑客钻空子’。”专卖办员工唐语芊边改电脑设置边感慨。
从“查隐患”到“补短板”,从“练实战”到“促提升”,祁阳市局(分公司)在内部网络安全攻坚行动中,开展了两轮专项检查,整改了17项隐患,组织了一场应急演练,覆盖60多人次。
“网络安全不是‘外部要求’,而是‘内在需要’。”祁阳市局(分公司)主要负责人孙浪表示,“志愿者既是‘检查员’‘教练员’,更是‘战斗员’。通过他们的行动,我们不仅织牢了内部安全网,更让‘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主题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