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灯塔,照亮法治烟草新航程;高扬旗帜,凝聚法治共建磅礴力。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浪潮中,法治宣传教育作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广州市海珠区烟草专卖局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以创新为抓手,从内部学法、珠仔说法、群众用法三个维度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法体系,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让法治星火在珠江之畔熠熠生辉。
内部学法:以“精准滴灌”育强普法“生力军”
法治建设的根基,始于内部的思想共识与能力积淀。海珠区烟草专卖局始终坚信,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法治素养可成为带动全局的“风向标”。为此,局里专门组建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领导干部亲自挂帅,把学法讲法从“任务要求”变成“自觉行动”。自2021年以来,区局领导干部带头登台授课、分享学法心得达8次。这种“头雁引领”的方式,不仅让领导班子自身对法律法规的理解更透、把握更准,更在单位内部点燃了全员学法的热情,为普法工作筑牢了“内功根基”。
“以前集中听课像‘听天书’,遇到实际问题还是摸不着头脑。”针对传统普法“大水漫灌”效果不佳的问题,海珠区局创新推行“一线工作法”,变“集中授课”为“精准解惑”,为职工提供“一对一”法律帮扶。法规员小谭给职工小刘细细拆解:“你看,借贷合同里的‘逾期罚息’不能超过法定标准,超过部分法律可不支持。”
这样的“一对一”帮扶并非个例。2024年以来,区局累计提供法律咨询50人次,小到民间借贷的追偿细节、交通事故的理赔流程,大到刑事风险的防范要点,35项职工急难法律问题均得到妥善解答。“有了‘家门口的法律顾问’,再也不用为法律问题犯愁了!”职工小刘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珠仔说法:以“鲜活IP”筑牢普法“主阵地”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如何让普法内容摆脱“枯燥说教”的标签,是摆在每个普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海珠区烟草专卖局以创新思维设计出特色IP“珠仔”,为普法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法律,不该只是枯燥的文字堆砌,它同样可以充满趣味与温度。”这是“珠仔”IP设计之初的共识。其头顶“广州塔”配波浪发型,既体现了珠江的文化底蕴,又彰显了地域特色;前额的“烟叶绿”点睛行业属性,手持民法典的设计则深度融合了城市标识、行业特色与法治内核,成功塑造出一个辨识度高、亲和力强的品牌视觉标识。作为普法形象大使,“珠仔”不仅拉近了普法与公众的距离,更以其独特的角色定位——战略小灵通与理念传声筒,成为了海烟普法的亮丽名片。
立足业务需求与受众差异,海珠区局将“珠仔说法”专栏建设为普法主阵地。针对领导干部,开发了《纪法小课堂》等原创系列,强化纪法警示教育;对于执法人员,则聚焦程序规范,提供实战指导;为零售客户定制合规指引,助力其规范经营;同时,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民生法律,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当“珠仔”成为熟悉的‘法治朋友’,普法便有了更生动的“扩音器”。
群众用法:以“贴心服务”打好普法“组合拳”
普法的最终落脚点,是让群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此,普法工作必须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海珠区烟草专卖局始终坚持“普法跟着群众走”,用一套接地气的“组合拳”,把法律服务送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积极开展普法进社区活动,打造守护成长的法治课堂。在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宣讲活动中,海烟普法队将抽象法条转化为趣味体验,通过趣味问答帮助孩子们了解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居民王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贝贝参与活动后深有感触:“孩子回家就告诉我,以后过马路一定走斑马线。这样的普法,比单纯说教有效多了。”
图为区局联合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海珠区委政法委在瑞宝街未成年人保护站内共同开展“心手相牵·穗爱童行”主题活动
针对零售户普遍存在的“政策掌握不及时”“法律风险意识薄弱”等问题,海珠区局推出“定制化服务包”,打通服务的“最后一米”。在零售户小李的店铺里,海烟普法队队员正手把手演示“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电子化办理流程。对于老年零售户,提供“一对一”上门指导;为年轻店主开设“线上直播课堂”。从“政策盲”到“合规通”,从“被动等”到“主动学”,海珠区局用“定制化服务包”让法律知识不再是“纸上条文”,而是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经营助手”,有效提升了零售户的法律意识和合规经营能力。
图为区局专卖执法人员向零售客户进行普法宣贯
图为区局走进广东财经大学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
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广州市海珠区烟草专卖局以“海烟普法队”为先锋,多维度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勾勒出一幅全方位、有温度、接地气的普法图景。面向未来,区局将坚持以“法治为民”的初心为舵,以“守正创新”的担当为帆,持续为“九五”普法工作汇入海烟力量,让法治之光在珠江之畔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广州市海珠区烟草专卖局陈丽婷、翁润喆
照片提供:宋嘉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