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脚步悄然临近,万众期盼的“中秋+国庆”8天小长假也进入了倒计时,万千打工人与学生群体早已满怀期待,即将“喜提”这段难得的休憩与团聚时光。与之相伴的,是铁路假期运输的全面启动,今年的铁路假期运输将在9月29日开始,10月10日结束,为期12天的运输周期里,铁路部门预计发送旅客高达2.19亿人次,这一数据较往年大幅攀升,尽显双节出行的火爆态势。
国庆,是国民奔赴山海、畅游神州的“黄金旅游季”;中秋,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共话温情的传统佳节。当两大节日“喜相连”,不仅让这个假期更具特殊意义,也注定催生了多样化的出行需求:有人为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有人为了千里之外的亲情相聚,不同人群的出行目的交织,使得假期人口流动格外密集。面对这一挑战,铁路部门早已整装待发,以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全力守护每一位旅客的出行路。
科学调度,以运营智慧应对客流高峰。今年国内文旅市场火爆,国庆客运需求“井喷”。2.19亿人次总客流分摊至12天,10月1日单日客流有望破历史峰值,热门线路车票“开售即秒光”。为承接客流,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织密“出行保障网”。同时,高峰时段增开夜间高铁,提供“夕发朝至”服务,提升出行效率;针对热门城市加开列车,激活运力潜力,保障旅客“走得了、走得好”。
服务升级,以民生初心传递旅途温暖。双节叠加的售票压力,对铁路12306系统是一场“大考”。为保障售票高峰时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铁路部门提前做好技术调试与应急准备,让旅客“抢票”更顺畅。从12306客票系统的不断完善到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举措的推出,铁路部门在为民服务上不遗余力。电子客票、便捷换乘、在线选座、无障碍车厢等服务功能的升级应用,满足了不同旅客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旅客在旅途中感受到了温暖与关怀,提升了人们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互联互通,以协同之力打通“最后一公里”。旅客顺畅出行需“门到门”保障,铁路部门与地方市政交通联动,共享客流信息。火车站客流激增时,公交、地铁调整频次与时间,甚至开通直达景区、商圈的临时专线,实现“无缝衔接”。同时,铁路部门通过广播、海报、人员引导宣传文明出行,呼吁遵守秩序,营造和谐氛围,让旅客行程舒心。
从绿皮火车的“慢时光”,到高铁列车的“中国速度”;从纸质车票的“小心翼翼”,到电子客票的“一键通行”,铁路的变迁,不仅浓缩了几代人的出行记忆,更是时代发展的生动缩影。作为大众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铁路部门始终紧跟需求变化,以创新的举措、暖心的服务,不断刷新出行体验。这不仅是铁路发展的见证,更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真实写照。(王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