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沁“香溢” 送法进“圈”更进“心”

2025-09-22 14:32:0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为推进全民普法走深走实,让法律从“纸上条文”变成“身边帮手”,近期,浙江玉环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香溢”普法队,以“法意沁心”为目标,精准聚焦渔区、社区、

为推进全民普法走深走实,让法律从“纸上条文”变成“身边帮手”,近期,浙江玉环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组织“香溢”普法队,以“法意沁心”为目标,精准聚焦渔区、社区、终端三大群众生产生活“圈”,用面对面、接地气的方式送法上门,既走进群众日常场景,更贴近群众需求心坎,切实提升法治服务实效。

护好渔民“烟袋子”

渔民们常年在海上、渔船中忙活,船上售烟、代买代卖的情况可能存在,对烟草专卖法律法规了解较浅。于是,该公司普法员们常在渔民们闲暇的禁渔期,携着烟草专卖普法漫画直奔当地的大麦屿、坎门渔港开展面对面普法。

“大哥,您要是在船上帮伙计带烟,可别顺手卖几包。没有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哪怕少量售卖,也属于违规经营。”普法员陈建宇翻开宣传册,指着法条解读部分说,“您看这里写着,无证卖烟会被没收违法所得,还可能面临罚款。要是您有合法经营的想法,我们可以把许可证办理的基本条件和流程告诉您,后续您可自行到政务窗口咨询办理。”一位大哥停下给鱼干翻面的手,与普法员们共度漫画本,指着图问:“这情况会罚多少?”……

普法员们“跑远路”,就蹲在码头边和渔民拉家常、讲法条,不少渔民听完还把宣传册折好放进兜里,说“回船上给伙计们也看看”。后续也有几位渔民主动通过电话咨询许可证办理事宜,还有渔民反映“现在船上没人敢随便卖烟了,都知道这是违规的”,渔区卷烟经营秩序明显规范,真正实现了“普法一次,影响一片”的效果。

图为普法员杨海磊和陈建宇在坎门东沙港口开展普法

解群众“身边难题”

社区居民日常忙于生活,较少主动参与集中普法活动。“香溢”志愿者们走进单位周边社区、市民广场,将“民生法律咨询点”设在居民常活动的区域,围绕居民日常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结合《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开展宣传答疑。

看到老人们在广场休息,志愿者主动上前递上宣传手册:“阿姨,您要是买保健品时遇到‘免费体检’后强制推销,或者商家夸大效果,这可能是诈骗,您可以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遇到租房子的年轻人,就简要讲解“租房押金不退时的维权途径”。“你们把手册送到家门口,还耐心讲解,太实用了!之前我家楼上漏水,正不知道怎么协商,现在心里有谱了。”周边居民李大姐说。

志愿者们主动“靠上去”,持续传递着法律知识,提升居民“遇事找法”的意识,法治氛围在周边社区逐渐浓厚起来。

添经营“护身符”

零售户日常守店繁忙,无法参加集中的线下普法活动。对此,“香溢”志愿者定期入终端,站在柜台旁,结合零售经营中的常见场景,逐一讲解法条。考虑到大多零售户对烟草专卖法已较为熟悉,他们更多地提示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民事法律风险。

志愿者尤丹阳指着宣传册上的案例说,“要是遇到顾客对卷烟退换有疑问,您可以参照法律规定的‘商品退换条件’协商,既保障顾客权益,也避免纠纷。”遇到在店外摆摊位的零售户,还会补充“占道经营可能违反城市管理规定,得提前咨询城管部门”。“你们到店里来讲法,不耽误我做生意,还能学到实用知识,以前总担心经营中出岔子,现在心里踏实多了。”社区便利店的姚老板说。

此外,“量身讲解”让普法更精准高效,比如对兼营零食饮料的零售户,重点讲“食品保质期管理的法律责任”;对乡镇零售户,多讲“辨别假币的小技巧”,让普法内容真正贴合零售户的实际需求,成了大家经营路上的“法律帮手”。

image.png

图为“香溢”志愿者尤丹阳与姚老板共学民法典

下一步,该公司将继续结合群众需求,聚焦实用法律知识优化普法形式,让送法更对味、服务更贴心,持续把优质法治服务送到大众身边,让法律始终“活”在群众日常里、心坎上,让法意伴着“香溢”,长久沁润民心。(罗晴依)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