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建设“好”服务,农网焕新“运”常来

2025-09-22 14:09:5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湖北省南漳县,遍布乡镇的农网终端小店不仅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民生服务的“神经末梢”。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升级趋势,许多像“好运来超市”这样的传统店铺

在湖北省南漳县,遍布乡镇的农网终端小店不仅是商品流通的“最后一公里”,更是民生服务的“神经末梢”。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升级趋势,许多像“好运来超市”这样的传统店铺,正经历着同样的经营困境:客源不断分流、商品动销缓慢、服务功能单一,店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终端焕新:激活小店“生意力”

“赵经理,这货越堆越多,人却越来越少。”

“旁边新开的店商品种类多、形象好,咱们这些老店该怎么活下去?”

事实上,“好运来”店主的困惑并非孤例。长期以来,农网终端普遍存在陈列散乱、管理薄弱等痛点。针对这些乡镇小店的困境,南漳县局(营销部)推出的“一店一策”精准帮扶机制送来了“及时雨”。客户经理赵华兵走进店铺、直面痛点的经营指导,也为老店送来了真“好运”。

他和郭爱玲一起站在货架前,逐一分析消费群体特征:“咱们镇老年人多,孩子也不少,可以增加散装粮油、实惠日化这类适老商品,再上点文具、奶制品和独立包装的健康零食,满足学生和年轻家长的需求。”

在赵华兵的推动下,一系列精准改造措施陆续落地:商品布局遵循“高频刚需靠前、冲动消费靠收银台”原则,通道宽度从0.8米拓宽至1.2米,方便老年人通行;设立“学生专区”集中陈列文具和有性价比的零食,“老年惠选区”突出放大价签和优惠搭配;推出长期积分计划增强顾客黏性;每天抽时间对商品销售量进行统计,为爆款商品引流。

更显温度的是,店铺升级为多功能便民驿站,给附近村民提供场地乘凉,代收快递,给电瓶车充电等民生服务,一点一滴的改造,不仅重塑了店铺的运营方式,更让“好运来”成为周边村民“走得进、愿意留、想再来”的乡镇驿站。

反诈护航:增强安全“防控力”

“喂,是郭爱玲吗?您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下周到期,需要交200元手续费办理延续,不然就会被吊销!”一天上午,郭爱玲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语气严肃,还报出了她的许可证编号,让她瞬间慌了神。

就在郭爱玲犹豫不定时,她想起赵经理拜访时经常会说的那句话,“有事儿给我打电话”。电话接通后,郭爱玲忙把自己遇到的事告诉了客户经理,赵经理立刻在电话中说:“这是诈骗!烟草证办理、延续全免费,根本不收加急费。”与此同时,赵经理向郭爱玲详细讲解了乡村店铺经营中常见的诈骗套路。随后,赵经理把这个案例发到了农网客户微信群,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为破解乡村老年客户防诈意识薄弱、易受电信诈骗的难题,南漳县局(营销部)努力构建“多重防诈体系”。客户经理上门讲解常见诈骗套路;协助老年客户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在店铺收银台贴“防诈提醒贴”,标注官方咨询电话。通过线上线下多重保障,筑牢经营“安全墙”。

适老服务:提升门店“亲和力”

“部分顾客年纪大了,有时候他们买东西,看商品价格看半天。”在店铺里,郭爱玲的话道出了很多乡镇老年客户的困扰。数字化技术普及后,部分老年客户因视力不佳、不熟悉智能操作等,面临着“消费不便、办事受阻”的困境。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南漳县局推出“适老服务清单”:客户经理上门时,会帮店铺制作“大字版价目表”;在店铺角落设置“便民服务站”,摆放老花镜、血压仪等物品,提供便捷服务。

郭爱玲还特意在店里放了意见本,顾客有需求就写下来,她再逐条优化。如今,商店不仅供应琳琅满目的商品,更成了乡镇的“便民驿站”,每天都有不少老人来歇脚、办事。暖心的服务增加了店铺的人流量,也在无形中带动了商品的销量,便民又生财。

“好运来超市”的变化是南漳县局农网终端建设的一个缩影,南漳县局的农网终端建设让乡镇小店成了村民常来的“邻里据点”,买东西更省心,过日子更暖心。而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改变,正是农网终端建设扎根乡村、温暖民心的最好证明。(王琴)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