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汤汤,奔流千年。明珠耀淮,乘风破浪。如今,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珠城”蚌埠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蚌埠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物流环节降碳、减耗、增效目标,以塑膜降厚、新能源车替代、线路优化、循环烟箱推广、智慧用电建设为五大抓手,全力构建低碳高效的绿色物流体系,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塑膜“瘦身”:从源头减少塑料消耗
为破解物流包装环节塑料用量大的问题,蚌埠市局(公司)从包装材料升级入手,开始了塑膜降厚技术攻关……
“订购薄塑膜易,牢固包装难,”储配部主任周晓磊说,“要达到节约包装的目的,但我们需要确保分拣环节不影响一次包装成功率,还要减少配送散包,以免影响配送运输。”
通过反复测试高强度环保塑膜性能,优化组包方式,在储配部和技术部的努力下,成功将原有包装塑膜厚度从3.5丝降至3丝,单箱塑膜使用量减20%。据统计,此项举措实施后,年减少塑膜消耗超2吨,从源头减少“白色污染”产生路径。
车辆“换电”:打造低碳运输车队
针对物流运输环节碳排放高的痛点,蚌埠市局(公司)加速推进“油改电”转型,逐步用新能源物流车替代传统燃油配送车。
“配送环节燃油是物流主要能耗之一,推进绿色物流建设,车辆得‘挑大梁’,”送货部主任陈祥友在运行分析会上提出。
“新能源车辆不仅实现零尾气排放,还具备能耗成本低的优势,相比燃油车每百公里节省费用约50元,年减少碳排放超120吨,可以实现“环保+经济”双重收益”。物流中心经理王博补充说道。
借新签合同契机,蚌埠市局(公司)与外包方就新能源车数量达成一致意见。截止目前,已累计投入新能源车辆21辆,覆盖市区及下辖县(区)所有配送线路,新能源车辆占比达91%。
(此图为新能源车辆运输车队)
线路“提效”:优化路径减少冗余运力
物流中心副经理王博介绍,“如果说新能源车应用是为低碳做减法,那么优化简并线路就是做除法。”
依托大数据分析,近年蚌埠市局(公司)对现有配送线路进行持续“体检”,重点解决线路重叠、绕行、过远运输等问题。通过合并重叠线路、调整配送顺序、持续优化线路,在保障卷烟当日送达的前提下,近5年减少冗余配送车辆4辆,单日总行驶里程缩短200余公里。此举既降低了车辆能耗与养护成本,又缓解了城市道路运输压力,实现物流效率与绿色效益双向提升。
烟箱“循环”:变“一次性”为“反复用”
为减少纸质包装浪费,蚌埠市局(公司)近年持续扩大循环纸箱回收规模,推广可循环烟箱替代一次性纸箱,并通过工商连廊,纸箱自动回收工业,缩减车辆运输环节。据测算,年减少一次性纸箱消耗6万个,节约木材资源超90立方米,相当于保护100余棵成年树木,切实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负担。
用电“智慧”:科技赋能降低能源损耗
“长久以来,物流中心因缺乏有效工具,对用电管理较为粗放。”综合部主任李浩说。
物流中心投建使用,一直以来仅有一块总电表,受限于监测与度量数据可获得性,在推进能耗责任制时,用电管理收效较小,由“人管”向“智管”演变,是实现能耗精细管理的可靠路径。
今年以来,蚌埠市局(公司)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启动智慧用电项目建设,构建“实时监测+智能调控”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在分拣车间、仓储库区、办公区域安装智能电表与能耗传感器,实时采集各环节用电数据;依托能源监测平台,自动分析用电高峰与浪费节点,对分拣设备运行参数、照明系统开关时间进行动态优化。项目实施后,每年将减少电能消耗超4万千瓦时,能源利用效率提升15%。
(此图为智慧用电项目能耗监测平台界面)
下一步,蚌埠市局(公司)将持续深化绿色物流建设,探索光伏储能、生物降解包装等新路径,推动绿色理念贯穿物流全链条,擦亮物流运行绿色底色。(叶文钢 陈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