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8日,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以“青年赋能中巴低碳能源与低碳工业建设全球合作”为主题,组织师生前往巴西圣保罗市参访4家国内外企业、2个高校研究单位、2个社会机构与侨胞协会。在实践过程中,支队通过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街头路演等多样化调研方式,探索巴西低碳工业的建设,并与中资企业和华人华侨广泛交流,寻觅下一个“黄金50年”关系发展新机遇。
企业参访,共话低碳发展新机遇
巴西自然资源丰富,风光水等可再生资源位居世界前列,具有得天独厚发展低碳工业的优势,因此成为中国能源企业出海的首要选择之一。
在圣保罗CTG Brasil总部,面对巴西水电开发接近饱和的现状,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东北部风电年利用小时数突破3200,在建的1.2GW抽水蓄能电站预计2027年投运,绿氢中试平台日产氢量已达200kg。支队成员就AI洪水预报模型研发、亚马逊流域开发与原住民保护等议题与企业技术专家展开深入探讨。
支队参访CTG Brazil公司总部
中国能建巴西圣诺伦索供水项目日供水41万吨,服务周边7个城市200万人口,其94%的属地化率和PPP运营模式成为海外项目的典范。在互动环节,支队成员围绕海外职业发展、薪资待遇、项目投资回报等问题与企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
支队参访中国能建圣洛伦索供水系统有限公司
在Unipar公司,支队见证了传统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截至目前,该企业63%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并通过参与巴西碳交易市场稳步推进2050碳中和目标。企业技术总监表示:“可持续发展不是成本,而是竞争力。我们计划三年内将绿电比例提升至80%,这需要中巴在清洁技术领域更紧密合作。
支队参访Unipar公司
在参访交流中,支队了解到CPFL 公司是巴西最大私营电力企业,业务主要包括配电和新能源发电领域,目前运营了多座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同时长期在供电停电时长等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指标保持全巴西领先。
高校交流,碰撞科技文化新思想
高校是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年交流想法、碰撞思想的殿堂。在圣保罗大学中国中心,师生们了解了该中心在促进中巴学术、文化和经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能源与环境研究所的交流中,研究所教授分享了巴西在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校园内完整的厨余食品回收利用系统,并表示期待与中国高校在储能、氢能和碳捕集等技术上加强合作。
离开研究所后,支队在圣保罗大学食堂外举办了“科创+中华文化”路演活动。支队成员通过科创作品海报展示、非遗技艺互动体验等环节,向巴西师生介绍清华大学本科生在清洁能源利用和数理基础科学等领域的科研科创作品,同时分享中国结、投壶与剪纸文化的魅力。还有许多巴西同学被书法体验吸引,纷纷用毛笔写下自己的中文名字,现场气氛热烈而友好。
路演现场的太极拳体验活动
路演现场的科创海报展示活动
青年共话,探索中巴关系新阶段
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中巴双方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了第一个“黄金五十年”。在世界格局加速演变的背景下,中巴正携手开启新的“黄金50年”。
“源启桑巴”实践支队与圣保罗侨界举行座谈,围绕中巴政治互信、文化交流、经贸合作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馆荣强主任与李晓明领事出席。支队成员从自身专业出发,就低碳能源发展、绿色技术落地等方面发表意见。侨界代表表示,中巴关系的未来,需要更多既懂技术、又懂国际规则的青年力量加入,为双边合作注入新活力。
随后,支队走进德馨双语学校开展宣讲活动,分组走进联考班和小学班。联考班同学聆听了清华大学生活分享与备考经验交流,小学班的课堂则更加活泼有趣,支队成员为孩子们带来了通俗易懂的低碳能源科普课。孩子们好奇地提问,不时发出惊叹声,课堂气氛轻松而热烈。
支队成员与联考班合影
本次巴西圣保罗之行,“源启桑巴”支队以青年视角和全球胸怀,走进企业、院校与社区,既深入探讨了低碳能源与绿色发展的新机遇,也亲身感受了中巴两国文化的交融与互鉴。从课堂到路演,从座谈到调研,实践支队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与国际经验,更用真诚与热情传递了中国青年的形象与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