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点亮乡村便民小店 织密乡村振兴幸福网

2025-09-17 16:38:1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村里主干道的店都变样了,可村组里那些小铺子还守着老样子,有的光线暗、有的货堆得乱,店主们想改却没头绪。咱们得主动靠前,从店面收拾、经营想法上帮他们出实招,让每个农村店主都能赶上乡村发展的好时候。

“村里主干道的店都变样了,可村组里那些小铺子还守着老样子,有的光线暗、有的货堆得乱,店主们想改却没头绪。咱们得主动靠前,从店面收拾、经营想法上帮他们出实招,让每个农村店主都能赶上乡村发展的好时候。”近日,宜城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的客户经理们在村组小店走访时,这番话道出了他们深耕农村便民市场、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

走村入店摸实情:把痛点清单变成服务台账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宜城客户经理团队针对农村便民店铺规模小、环境差、思路旧的现状,他们分片包联,走遍宜城各乡镇村组小店,有人蹲守店门口观察客流,有人和店主促膝长谈聊难题,有人记录商品滞销情况。

经过走访,团队摸清症结:不少店主想翻新店面却无头绪,部分店铺守着老货不敢上新,还有店主不会用智能手机拓展服务。据此,他们为农村店铺建立专属档案,锁定急需帮扶的薄弱店铺,将零散痛点整理成服务台账,让帮扶方向更明确。

图为客户经理走村入店调研场景

“以前总觉得开店就是守着货等客来,客户经理小易来聊了几次,才知道我这店问题出在哪——货堆得太乱、灯光太暗,连老顾客都不愿多停留。”宜城市腊树村“综合平价超市”店主陈芙蓉,对当初走访场景记忆犹新。

一户一策解难题:让老店铺焕新又提质

“现在店里亮堂堂的,来买东西的人多了,每月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如今走进“乔子百货超市”,货架按食品区、日用品区整齐划分,明码标价。这是客户经理为时环环量身定制改造方案的成果。

图为改造后的乔子百货超市店内场景

在店铺提升工作中,团队构建“调研摸底—定制方案—跟踪帮扶”闭环机制,推行一户一策:对墙面发黄、灯光昏暗的店铺进行照明布局;对商品杂乱的店铺,手把手教分区陈列;对经营没信心的店主,每周带其他店铺盈利账本上门,用“老邻居讲实在话”帮其树信心。

为确保帮扶落地,团队建立“周回访、月算账”制度:每周上门查看运营,教不会用收款码对账的店主查交易记录;每月帮算盈利账,对比改造前后收入变化。已有不少店铺完成形象换新,店主们感慨:“不是咱不想好好干,是缺个引路人,客户经理帮我们打通了堵点!”

拓渠赋能促增收:从卖货店变身服务站

帮扶不止改样子,更在拓路子。团队结合宜城流水西瓜、孔湾大白菜等特色资源,指导店主优化店铺货品陈列与运营。客户经理走进便民店,协助店主对各类商品进行规整摆放,将常用商品、特色食品等分类归置,让店铺货架更整洁有序,方便顾客选购。

图为客户经理在宜城市乡村便民店内帮忙整理货架

“以前守着店就像守着空房子,现在店铺经过整理,看着清爽,来买东西的人也多了,加上后来卖特色产品,单靠这些就多赚了不少!”宜城市腊树村“综合平价超市”店主陈芙蓉,说起转型满脸激动。针对店主“怕用智能工具”的顾虑,团队编写农村店铺智能操作手册,用“文字+实拍图”讲流程,对年纪大的店主反复上门教学,直到其能独立操作。

截至目前,在客户经理团队帮扶下,多家店铺开通多元便民服务,越来越多乡村小店成为连接村民需求、激活乡村消费的纽带。下一步,宜城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持续为农村店铺送思路、解难题,让便民服务的温度遍布宜城乡村,和村民一起织就乡村振兴“幸福网”。(易翔宇)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