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龙高铁运营一周年以来,以“350公里时速”的速度优势、“跨区域联通”的网络价值、“赋能产业民生”的实际成效,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关键纽带。梅龙高铁不仅改写了沿线民众的出行版图,更以交通先行之力,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时空距离骤缩,民生出行迎来“质效双升”。过去从梅州西站到深圳北站需3小时、到广州东站约4个半小时,如今均缩至2小时左右,“2小时经济生活圈”全面成型。梅龙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周年,累计到发旅客达880万人次,日均到发旅客超2.4万人次,庞大客流数据的背后,是民众出行体验的“质效双升”。大湾区务工者周末返乡无需再赶早班车,跨城商务人士可实现“当日往返”,学生群体异地求学少了舟车劳顿。这条高铁用“快起来”的速度,回应了千万民众对便捷出行的民生期盼。
网络枢纽成型,跨区协同激活“联动势能”。作为粤东连接大湾区的“交通主动脉”,梅龙高铁的价值远不止于缩短两地距离,更在于重构区域交通网络。它成功打通广东省内大环线及粤东、粤北小环线,让粤东从“交通末梢”跃升为连接华中、华北、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实现了与全国高铁网络的无缝对接。网络的畅通加速了要素流动,2025年上半年梅州文旅市场游客量、收入同比显著增长,正是高铁激活特色资源的直接成果。同时,更高效的物流与人才流通,为粤东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深化区域产业协作铺路,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旅物产“出圈”,产业发展迸发“全新活力”。依托高铁的“流量优势”,沿线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正加速“走出深闺”,迎来发展新机遇。被誉为“世界客都”的梅州,凭借独特客家文化与历史底蕴吸引更多游客驻足;森林覆盖率高达79.04%的蕉岭县,以“中国生态文明县”“世界长寿乡”的生态优势,成为游客亲近自然的新选择;河源龙川的山茶油等特色产品,也借助高铁便捷的物流通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可以说,梅龙高铁不仅是“出行线”,更是串联起沿线“生态宝藏”与“文化瑰宝”的“产业线”“致富线”。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运营一周年,梅龙高铁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民生幸福的“连接线”。未来,随着龙龙高铁全线贯通,它必将在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大湾区深度融合、助力粤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继续书写中国交通与区域发展的新篇章。(苏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