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眼科智能诊疗系统的“操作系统"

2025-09-17 14:54:1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人工智能引领医疗变革的时代,一位来自北京的女性技术专家,正以工程师的精准与临床医生的洞察,为中国眼科医疗体系搭建属于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统”。她就是屈值,北京光华眼科医院智能医疗研发负责人,

在人工智能引领医疗变革的时代,一位来自北京的女性技术专家,正以工程师的精准与临床医生的洞察,为中国眼科医疗体系搭建属于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统”。她就是屈值,北京光华眼科医院智能医疗研发负责人,连续获得“亚洲创新大奖·科技创新人物奖”“品牌强国·医疗贡献奖”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她主导研发的多款眼科智能系统,正悄然改变着医生的工作方式与患者的就医体验。

点状研发系统搭建

在采访中,屈值坦言:“很多国产医疗软件开发是‘补缺型’,哪块缺功能补哪块,缺分析加算法,然而真正改变效率与质量的,往往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整套工具链。”正因如此,她并未止步于单点的设备研发或单功能AI模型,而是系统性地构建了覆盖筛查、预测、干预、随访全过程的眼科智能诊疗平台矩阵。该平台目前已形成6款核心系统,涵盖儿童眼科发育监测、AI风险预测、远程会诊协同、手术规划、生活方式行为建模干预等领域。

屈值研发的系统强调两个关键词:临床实用性与智能协同能力。系统不仅能够精准识别眼轴增长趋势、预测高度近视风险,还能自动联动患者随访数据、推荐干预路径、生成个性化治疗建议。“我们想做的是把碎片化的诊疗行为整合起来,让医生更高效,决策更科学,患者更可视。”她说。

临床助手走向行业平台

屈值的技术产品不是局限于某一家医院或设备,而是逐步演化为行业协作的平台。她的智能会诊系统目前已通过医生集团平台向全国数十家医院部署,并通过模块化集成接口嵌入各类眼科设备系统中,成为推动国产医疗软件生态化的重要力量。她还联合叁零一生物科技、鸿骄信息咨询等机构,面向基层医院和眼科教学单位开展大规模部署,建立标准数据模型与算法共享机制,使智能诊疗系统在不同地区、不同设备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她主持研发的软件系统已累计为超过23万名患者提供智能辅助服务,间接带动相关医疗机构新增经济效益超1800万元人民币。

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派

不同于只停留在科研项目的成果,屈值更强调技术要在真实世界中“站住脚”。她在眼科医疗一线工作多年,深知一线医生的痛点,也更了解软件从demo到上线中间经历的无数“灰色地带”。她将自己定义为“实践派的系统工程师”:“我既写代码,也跟医生一起调流程、试报表、接反馈。我不相信一套脱离现场的设计能真正帮助患者。”

正是这种实地沉浸式的研发路径,使她的产品始终保持高度的适配性与落地性。在多个部署医院中,她的软件成功将原本20分钟的手术方案规划压缩至8分钟以内,门诊医生的随访分析效率提高超过40%,患者依从性显著改善。

荣誉背后,是更大的责

2025年以来,屈值的名字频繁出现在行业舞台。她被聘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行业专家,代表国产智慧医疗参与政策研讨与成果评审;她连续三次获得全国创新奖项,被多家行业媒体专访报道。但她始终保持着“技术人”的克制与冷静。“奖项是一种认可,但也是一种提醒。我做的每一行算法、每一次迭代,都是在为更大的系统打地基。”她说。

谈及未来,屈值希望构建基于“跨机构+跨设备”的智能眼科数据平台,推动AI模型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共建共训,建立“开放、安全、可进化”的行业标准。

在智能医疗从探索到深耕的关键节点,屈值不是一个“喊口号”的人,而是一个真正“落地”技术、服务临床、引领系统化进化的创新者。她不张扬,却步步扎实。她的工作,或许正是未来中国智能眼健康体系的雏形。(文/杨俊)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