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唤醒“沉睡资源” “香溢”助力共富

2025-09-17 11:08:09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清晨的阳光洒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官岙邸村的“香溢”绿道上,几名中小学生正骑着观光车欢声笑语地穿行其间;不远处,农资储备中心车来车往,一派繁忙;文化驿站里,村民正聚在一起畅谈着村内的一片欣欣向

清晨的阳光洒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官岙邸村的“香溢”绿道上,几名中小学生正骑着观光车欢声笑语地穿行其间;不远处,农资储备中心车来车往,一派繁忙;文化驿站里,村民正聚在一起畅谈着村内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切,在三年前还难以想象。

“刚来的时候,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只有60万元,很多资源闲置,发展缺乏抓手。”浙江省温州市烟草专卖局派驻官岙邸村的第一书记吴状回忆道。2022年,他带着组织的信任和乡村振兴的使命,走进这个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新村,开始了他的驻村帮扶之路。

图为官岙邸村部分区域。吴状/摄

“小资金”撬动“大项目”

吴状到村后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摸底。他发现村里虽靠近县城、环境优美,但缺乏产业支撑。“我们不能等、不能靠,要主动谋事、干事。”他说道。

吴状与村两委班子深入研究市县两级乡村振兴专项补助政策,立足村情实际,盘活区位、政策和土地资源优势,在村里谋划实施了农资储备中心项目。“当时看准政策东风,农业设施用地有空间,再加上我们区位好,搞仓储租赁,收益稳定。”村书记也给这项目打了一针强心剂。在用地审批、资金筹措、合作谈判等重要节点,吴状牵头与相关职能部门反复对接、沟通,通过不懈努力,逐一攻克了难关。最终,以行业帮扶资金为杠杆,成功引入企业投资和市县两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

为保障项目建成后能产生稳定的收益,项目还在建设过程中,就提前与承租方进行对接,签订了8年租约,还提前预收了租金,给村集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这个项目带动周边16个村245名低收入农户和6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双增收,同时还让60多个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吴状笑着说。

图为农资储备中心帮扶项目航拍图。吴状/摄

“小改造”吸引“大人气”

官岙邸村素有“县城后花园”之称,文旅资源丰富,近年来盘活后岙水库及周边土地资源,开发了珑玥潭欢乐谷乡村旅游项目,但配套不足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停车难问题尤其突出,游客体验不好,村里也少了一块收入。”村两委开会讨论时,大家一致提出了以上意见。

“香溢”帮扶组果断出手,通过改造停车场、引入智慧系统等举措,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同时,帮助村里建了一条4公里长的香溢绿道,连接起村里6个核心的景点,还配备了观光自行车。“现在游客多了,中小学生也常来研学,村里热闹多了。”一位村民感慨道。

文化服务驿站的建设更是补齐了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吴状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通过帮扶资金在村里建起了500平方米的多功能驿站,包含村民活动室、百姓书屋、中小学研学服务驿站等,成为村民和游客的“精神家园”。

图为中小学生到村里研学时在“香溢绿道”上骑行。吴状/摄

“小庭院”绘就“大风景”

最让吴状自豪的,是去年启动的“主题庭院项目”。村里16处闲置院落被改造提升,引入平阳蛋画、草木染、有邻锔艺、糖人米塑、中医养生等非遗项目和特色产业,形成“一院一文化、一院一产业”的格局。

“这些院子不仅美了村庄,还成了研学热点,带动村民就业80多人,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吴状说,“我们要让庭院变成共富的‘细胞单元’。”

图为部分庭院帮扶项目设计效果图。吴状/供

“真情实干”赢来“村美民富”

三年驻村,吴状把官岙邸当成了家。他说:“驻村帮扶,既要带着感情,更要奔着共富。每一个项目都要能让村集体增收、让老百姓得实惠。”

2024年,官岙邸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300万元,村民分红50万元,并相继获评“浙江省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和“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吴状也连续三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走在今天的官岙邸村,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和、业更兴。吴状站在“香溢”绿道尽头望向村庄,语气坚定:“乡村振兴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我们要继续努力,让官岙邸成为更多人向往的和美家园。”(王东东、王梦露)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