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老兵的“烟”火人间

2025-09-16 16:50:5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图:工作中的徐龙皖北的清晨,带着特有的质朴与温润,几声鸟鸣,唤醒这片土地。晨曦微露,安徽淮北市烟草专卖局直属分局杜集专卖管理所(站)办公室的灯光已亮了半个多小时。一个中等身材、微胖的身影正伏在案头,指

图:工作中的徐龙

皖北的清晨,带着特有的质朴与温润,几声鸟鸣,唤醒这片土地。晨曦微露,安徽淮北市烟草专卖局直属分局杜集专卖管理所(站)办公室的灯光已亮了半个多小时。一个中等身材、微胖的身影正伏在案头,指尖划过案件卷宗,他目光如鹰隼般掠过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要从字缝中捕捉每一个潜藏的线索……

“徐所长又提前到了!”市场管理员们轻声议论,目光中满是敬佩。这位每天提前到岗的“钉子户”正是杜集专卖管理所(站)的所(站)长徐龙——一位用27年光阴在执法一线书写忠诚与担当的“打假卫士”。

从军营到岗亭:一颗初心的“本色”传承

1998年的冬天,刚脱下军装的徐龙站在安徽濉溪县烟草公司的开票台前,骨子里仍带着军人的挺拔。从部队退役后,他从零开始接触烟草业务,开票员、内勤、驾驶员、稽查大队行动组组长、所(站)长,岗位在变,可骨子里的那股“韧劲儿”从未改变。

在他的办公抽屉里,一个泛黄的笔记本,特别“显眼”,是他刚接触专卖执法时,用来记录业务要点的“宝贝”。“这是在部队时学到的‘笨办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翻开笔记本,扉页上“锐意进取,永不言弃”八个字遒劲有力,边角处的圈点批注,记录着他对每一项业务的钻研。

2001年,徐龙调任专卖执法一线,面对陌生的法律法规和复杂的市场环境,他成了同事们眼中的“提问专业户”。

“王哥,这个案件的证据链怎么梳理才完整?”“李哥,执法记录仪的重点拍摄区域您再跟我说说。”白天跟着老同事跑市场、查商户,晚上就抱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案例汇编“啃”到深夜,笔记本上的圈圈点点,成了他快速成长的“阶梯”。短短两年,他便熟练掌握了执法流程和关键节点,从“门外汉”蜕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执法能手。

从执法者到守护者:一份责任的“温度”诠释

“执法既要讲力度,更要讲温度。”这是徐龙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本厚厚的《执法日志》,上面写着:“文明执法,案结事了”。从业27年,徐龙经手案件1500余起,实现行政复议、诉讼“零纪录”,他用温情与公正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荣誉等身,初心不改。安徽省烟草系统“先进个人”、淮北市“优秀共产党员”“十大维权卫士”“打假先进个人”……面对赞誉,他总摆摆手:“我只是做好分内的事。”

有人问,何为“执法者的初心”?徐龙用行动作答:是深夜里坚定的蹲守脚步,是卷宗上一丝不苟的批注,是面对群众时的真诚笑容,更是多年来如一日“用正心、守正道”的执着。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最坚实的步伐,踏出了一名基层烟草人的光荣之路。

淮北的清晨,依旧从一声清脆的鸟鸣开始。集市上,卖早点的师傅把蒸笼掀得白雾四起;巷口,徐龙把制服纽扣扣到最上面一颗,转身迈进人潮。

那背影,不高,却像一枚楷体“正”字,一笔一画,稳稳扎进这片他守护了27年的烟火人间。

供稿人:淮北市烟草专卖局 张瑜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