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轨上的星辰:第七届“最美铁路人”铸就时代丰碑

2025-09-16 11:35:01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当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划破晨雾,如银色巨龙穿梭于山川湖海;当中欧班列的汽笛声穿透欧亚大陆的晨曦,唤醒沉睡的大地,中国铁路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书写着时代的篇章。这辉煌图景的背后,是无数铁路人用坚守、温暖与创新

当复兴号以350公里的时速划破晨雾,如银色巨龙穿梭于山川湖海;当中欧班列的汽笛声穿透欧亚大陆的晨曦,唤醒沉睡的大地,中国铁路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书写着时代的篇章。这辉煌图景的背后,是无数铁路人用坚守、温暖与创新编织的钢铁脊梁。第七届“最美铁路人”的评选,让我们得以透过聚光灯,看见那些在风雪中挺立、在服务中绽放、在创新中突破的平凡英雄——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却是万里铁道上最滚烫的“中国魂”!他们,是铁轨上最璀璨的星辰,是责任、温暖与智慧共同铸就的时代丰碑。

风雪中的坚守,是责任铸就的脊梁

铁轨延伸之处,并非皆是繁华都市。有人在高寒缺氧的雪域天路跋涉,用双脚丈量每一座桥梁的脉搏;有人在深山河谷的桥隧之间穿梭,以“看敲听诊”的绝技守护安全。马万里,这位“雪域天路”的桥隧医生,29年如一日地行走在风霜雪雨中,练就了一身“看桥知病、听隧知患”的本领,让每一座桥梁、每一个涵洞的隐患无处遁形。而陈永红,则在零下39℃的寒夜中争分夺秒,19分钟的快速响应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执着与汗水。他曾在接触网抢修中冻僵双手,却依然咬牙坚持,只为让列车尽快恢复通行。他们咽得下孤独,扛得起重担,用一个人的艰辛,换来了千万人的安心。这份坚守,是责任铸就的脊梁,是平凡岗位上最动人的诗篇。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何为“使命在肩,奋斗有我”,让风雪中的铁轨始终温暖而坚定。

服务中的温暖,是细节流淌的星河

服务的温度,藏在每一句耐心的解答里,藏在每一次及时的伸手中。深圳北站“迎春花”服务队,为外籍旅客量身打造多语言“四通”服务,从购票咨询到行李搬运,从路线指引到文化交流,让陌生的车站化作温暖的驿站。她们用微笑化解语言的障碍,用行动传递友好的温度,让每一位旅客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而车菲菲,则在春运深夜的列车晚点中奔波协调换乘,她不仅通过广播安抚旅客情绪,更亲自为老人、儿童寻找休息座位,为急需药品的旅客奔波求药。她的身影在车厢里来回穿梭,像一缕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旅客心中的焦虑与不安。她们把细节做到极致,把温暖送进心坎,让每一段旅途都充满人性的光辉。这份温暖,是细节流淌的星河,是服务行业中最珍贵的礼物。

创新中的突破,是智慧点燃的曙光

中国铁路的领跑,离不开敢啃“硬骨头”的技术尖兵。王中美,一位普通的电焊工,却用24年的坚守与钻研,突破了60毫米厚钢板焊接的技术难题。她反复试验、攻坚克难,最终为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的建设填补了技术空白,让中国桥梁的焊接技术站在了世界前列。而丁巧仁,则在大秦铁路带领团队持续攻关,研制升级测试工具,将通信线缆测试效率提升了90%。他破解了二十多项技术难题,保障了铁路通信的畅通无阻,让列车的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他们不畏惧“不可能”,不满足“过得去”,用创新的汗水浇灌出科技的果实。这份突破,是智慧点燃的曙光,是技术领域中最激昂的乐章。他们用行动证明,创新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脚踏实地的坚持与突破。

集体中的共进,是平凡汇聚的力量

“最美铁路人”从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身后,是200多万铁路职工的共同托举——控制台前的调度员,用精准的指挥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线路上的养护工,用辛勤的汗水守护铁轨的平整与坚固;机车室里的司机,用专注的眼神驾驭着列车的方向……他们或许从未站在聚光灯下,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热忱,共同铸就了中国铁路的钢铁脊梁。这些平凡的故事,如黑夜中的星火,照亮前路,也传递着一个信念:无论岗位多么普通,只要把小事做细、把难事做透、把坚守做好,便能成就不平凡的伟大。正是这千万双手的共同托举,才让中国铁路的脉络更加坚韧与宽广。

致敬与传承,让精神在平凡中永续

致敬“最美铁路人”,更要学习“最美铁路人”。下一次走进车厢时,不妨多一份对铁路人的理解,少一份抱怨与催促;回到自己的岗位时,也不妨多一份如他们般的坚守与热忱,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靠少数人支撑,而是源于无数平凡人以不平凡的坚持共同托举。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让“最美”的精神在时代长河中永续传承。无论是风雪中的坚守、服务中的温暖,还是创新中的突破、集体中的共进,都是我们前行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让铁轨上的星辰永远璀璨!(文:宋丹丹、袁涛)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