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挂图作战破“难题”贴身服务育“金叶”

2025-09-16 11:17:13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金秋九月,保康县的烤房里飘着醇厚的烟叶焦香,店垭镇烟农廖丽平的目光,紧紧盯在烤房墙上那张《“中棵烟+高油分”烟叶采烤技术图》上——烟站技术员付吉学正指着图上的参数,手把手教他判断烟叶

金秋九月,保康县的烤房里飘着醇厚的烟叶焦香,店垭镇烟农廖丽平的目光,紧紧盯在烤房墙上那张《“中棵烟+高油分”烟叶采烤技术图》上——烟站技术员付吉学正指着图上的参数,手把手教他判断烟叶烘烤温湿度。“变黄期湿度得控制在这个范围,照着图操作,再也不怕烤环了!”廖丽平笑着说,困扰他许久的“烘烤焦虑”,如今被这张图彻底消除。

image.png

图为烟技员现场讲解烟叶烘烤技术

从烟农“凭感觉烤”到“精准烤”,从技术“听不懂”到“用得上”,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挂图作战”破技术痛点,靠“贴身服务”解烟农难题,让一片片烟叶真正变成了乡亲们的“致富黄金叶”。

一张明白图,烟农一看就知道

过去,烟农烘烤总过不去两道“坎”,一是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说起“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等专业术语像听天书。二是关键阶段难把控,“变黄期怕烤青、定色期怕烤糊”,一炕烟烤坏,大半个月心血就付之东流。

“得把技术可视化,简单化教给烟农。”为打通技术落地的“最后一道关”,保康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专门设计了《“中棵烟+高油分”烟叶采烤技术图》,将复杂工艺转化为“烟农看得懂的表述和语言”,图上用高清照片标注鲜烟叶的“适熟长相”——叶片黄绿、主脉发白,烟农对照着看,就能精准判断“该不该采摘”,烘烤时“变黄期、定色期、干筋期”三个关键阶段湿度多少、温度多少,温湿度范围、操作要点在图上更是一目了然,

“以前烤烟全靠经验烤,烤坏一炕烟能心疼好几天。现在有这张图,照着操作烘烤就不担忧了!”烟农余道志的话,说出了不少烟农的心声。如今,在保康县的烤房墙上,都贴着这张“明白图”,这些图成了烟农家门口最可靠的“技术帮手”。

一支服务队,难题一到就破解

挂图是“工具”,要让烘烤技术真正运用起来,技术员“面对面” 服务少不了。近年来,保康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在每年烘烤季前,就精心组建起“烘烤服务110队”,这支服务队由40名职业农民烘烤师和85名烟技员组成,将全县烤房责任到片、责任到烤房,责任到人,无论是偏远山村的零散烤房,还是集中连片的集群烤房,烟农有问题需解决,随时都能联系上烟技员。

“1小时到场、1小时解难题”,是“烘烤服务110队”对烟农的承诺。今年烟叶烘烤的时候,保康县店垭镇神农村烟叶烘烤工场内十联体烤房群中,九座烤房在正在进行烟叶烘烤排湿定色的关键时刻突然供电中断。时间就是效益,如果断电时间过长,将造成烟叶烤糟烤坏,烟农严宝急的团团转,拨通烟技员电话后,烟技员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与当地供电部门联系,最后,电力供应恢复正常,很快化解了这场危机。“这服务就是及时雨,有技术员在,烤烟无后顾之忧!”严宝感激地说。

图为烤房断电抢修现场

一本增收账,烟农腰包更鼓

技术落地了,服务跟上了,最终的收成都写在烟农的“增收账”上,烟叶烘烤损失率进一步降低,“烤坏一炕烟”的情况早已成为历史,烟农再不用为技术不懂烤坏烟叶。过去靠天吃饭、靠感觉的收入,如今彻底被“靠技术稳收、有服务兜底”的安心取代。

金秋的阳光洒在保康的烟田上,这片土地上的“金叶”,早已不只是烟叶。是墙上的技术图,破解了烟农的“技术焦虑”;是奔波的服务队,撑起了收成的“定心伞”;是保康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把服务“种”进田间、把技术“送”到烤房,让一片片烟叶变成了烟农的“好日子”,变成了乡村振兴路上的“希望苗”(文英)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