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八五”普法收官之年,自该工作启动以来,浙江常山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常山烟草”)以“学而时习之”为指引,构建“点、线、面”立体矩阵,在“学”中悟原理,在“习”中践实效,着力解决普法工作中针对性不足、资源分散、缺乏吸引等难题,推动法治教育从“知识传递”向“实践扎根”转变,让法治精神在基层土壤中落地生花。
聚焦“点”,以“精准研学+靶向践习”破解普法针对性不足问题
学习的“精准度”决定了落地“实效度”,常山烟草通过锚定关键少数、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形成“学后即践、以践促学”的闭环,让普法从泛泛而谈变为“精准滴灌”。
在关键少数培育上,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健全完善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深化理解。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讲法、用法,并以坐班行政服务窗口化解群众法律诉求的形式开展践习。同时,深化年终述法测评制度,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在关键领域覆盖上,组建常烟法律团队,为开展普法工作提供人才保障。通过深入开展关键领域的法律法规宣传,向企业员工、零售客户等群体普及相关法律知识。例如,在控烟履约方面,法律团队向零售户宣贯控烟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他们在销售烟草专卖品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让法治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经营规范。
图为法律团队成员在关键业务领域向员工开展普法宣贯
在关键环节渗透上,常态化开展“法律体检”活动。定期组织法律团队对单位内部管理、业务流程等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此外,将普法工作融入执法全过程,在行政处罚等关键执法环节同步开展普法。通过“法律体检”活动和执法环节的即时普法,自上而下筑牢全员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串联“线”,以“协同研学+联合践习”破解普法资源分散问题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常山烟草通过串联部门、党建“两条线”,推动法治学习从“分散作战”转向“协同攻坚”。
在部门协同上,加强与司法、公安、市监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共学联建”的普法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普法工作格局。例如,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烟草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既向零售户宣传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又现场指导他们识别假烟,并同步收集经营中的法律诉求,让普法资源实现“1+1>2”的整合效应,不断提升经营商家的守法意识。
在党建引领上,以“党建联建”为纽带,与挂联社区开展普法共学活动,推动实现党组织优势互补,以党建引领普法。组织党员以“法治网格员”身份深入社区开展普法上门,宣讲防诈法规,指导合规经营。党建与普法的双向赋能,既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又让党员成为法治精神的传递者与实践者,让普法工作更具号召力和影响力。
图为党员志愿者包菲菲在联建社区向老年群众讲解《民法典》知识
拓展“面”,以“创新研学+常态践习”破解普法吸引力不足问题
为了扩大普法覆盖面,提升普法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常山烟草通过创新学习形式、拓展践习场景,让普法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普法阵地,宣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法律知识文章、短视频、漫画等内容,增强了普法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制作真假烟鉴别、行政复议、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等融媒体作品,让相关法律知识从纸面跃入指尖,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转发。同时,开设“在线法律咨询”互动专栏,法律团队实时解答诸如“许可证延续流程”“买到假烟如何维权”等群众疑问,让法治学习真正“触手可及”。
开展多样化的线下普法活动。举办“田间普法”“普法进校园”等主题活动,根据不同群体为他们分层分类定制普法套餐,比如面向妇女群体聚焦婚姻财产分割、反家暴维权;针对“银发一族”重点宣讲防诈、赡养法规;教导青少年学生如何识别游戏诈骗、防范校园霸凌;而针对农村零售客户,除了持之以恒地宣贯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合理布局相关知识以外,还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对农业补贴、农资维权等知识开展答疑解惑,让法条从书卷落入箩筐,真正解民忧、润民心。
图为普法志愿者姜宗、王兰娇图文并茂地向青少年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通过拓展普法覆盖面,线下普法活动累计参与3000多人次,群众的学法积极性明显提高,法治精神不仅听得见,更用得上,真正扎根群众生活。
回顾“八五”普法,常山烟草以“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实践,解决基层普法痛难点,让法治精神在烟草市场规范、群众权益保障中落地生花,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汪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