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来自巴彦淖尔市的“00后”辅警薛先生在呼和浩特市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种”,成为全国第21022例、内蒙古第221例、巴彦淖尔市第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薛先生。
去年夏天,薛先生在一次活动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主动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我想着如果能匹配成功,就能救人一命。”薛先生说。
令薛先生意外的是,入库刚一年,他就接到了匹配成功的通知。“今年7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我匹配成功了,我有点震惊,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匹配上了,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幸运。”薛先生说,“由于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以为还是像以前一样要抽取骨髓,所以一开始我母亲很担心,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科普了捐献流程,我们发现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就决定捐献了。”
薛先生积极配合高分辨配型、体检等各项环节,连续注射几天动员剂后,9月12日上午,薛先生在母亲的陪伴下顺利完成了捐献。“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薛先生的母亲马女士说。
“整个捐献过程没有什么不适,感觉很好。”薛先生说,“作为一名辅警,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职责。如今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一命,我觉得很荣幸。”
据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健康。
近年来,内蒙古各级红十字会广泛宣传动员,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来。截至9月12日,内蒙古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221例,其中二次捐献5例,涉外捐献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