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传播力赋能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课题组走进北京遵义企业商会,围绕商会在服务会员企业、促进京遵两地资源对接、助力家乡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展开专题调研。北京遵义企业商会秘书长兼党支部书记张少扬在专访中系统阐述了商会以“凝聚乡情、共享资源、协作发展”为宗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探索与成效。
北京遵义企业商会成立于2015年10月29日,是在京遵义籍企业家自愿发起、经北京市民政局核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现有会员单位170余家。商会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和党建统领,积极探索“党建促会建、会建强党建”的工作机制,团结和服务遵商企业,打造了“北京遵商沙龙”“京遵悦中秋晚会”“半卷读书会”等品牌活动,在沟通信息、协作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连接首都与革命老区遵义的重要桥梁,商会致力于帮助会员企业破解发展难题,通过组织企业互访、专题培训、资源精准对接等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商会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引入专家智库与优质项目,拓宽会员视野,激发创新活力。
在服务家乡方面,商会充分发挥信息与资源优势,将北京先进的理念、技术、项目与遵义特色相结合,助力家乡对外宣传和产业提升。张秘书长指出,“遵义生态良好、气候宜人,又是红色圣地,我们希望通过商会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遵义、走进遵义、投资遵义。”近年来,商会积极推动文旅推广和特色产业对接,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遵义人素有“坚韧不拔、心胸开阔、对党忠诚”的品质,这源于其独特的自然与历史背景——山高沟深的地理环境塑造了当地人吃苦耐劳、目光长远的性格,而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更深深浸润了这片土地的人民。这些精神特质也深刻影响着在京遵义企业家,成为商会凝聚会员、共谋发展的文化内核。
在谈到国家传播力如何赋能民营经济时,张秘书长表示,国家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可为民营企业“走出去”降低跨境沟通成本,提升品牌可信度。他建议,国家传播平台应更加关注民营企业的真实故事和发展需求,提供更多元、更接地气的宣传支持,帮助企业讲好中国故事。
未来,北京遵义企业商会将继续夯实自身建设,聚焦“精准服务、赋能企业”,通过组建专家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商会对会员企业的服务能力。商会还将持续推动京遵两地在科技、文化、绿色产业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国家战略联动贡献更多力量。
课题组认为,北京遵义企业商会作为异地商会的代表,其经验充分体现了社会组织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区域资源联动中的独特价值。其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根本、以家乡为纽带的发展模式,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县域经济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题组将继续深入总结包括北京遵义企业商会在内的优秀社会组织案例,为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政策体系提供基层实践依据和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