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4日,保利能源印度尼西亚公司在煤炭产业布局中又取得关键进展,完成印尼PGS公司7916公顷高卡煤矿65%股权收购,煤炭热值在5500大卡以上,总投资11.5亿美元,均为露天开采,计划年产能1000万吨以上。这一举措对中企公司做强国际煤炭板块、战略储备与规模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在这一背景下,中资矿业企业在境外收购兼并市场却逆势而上,展现出活跃态势,以坚定的步伐加大收购力度。中资矿业企业在复杂局势下的表现,不仅反映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彰显了其对资源战略布局的决心和洞察力,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矿业格局,背后的驱动因素值得深入探究。
一、近期中资矿业企业境外重大收购案例梳理
1. 紫金矿业收购加纳Akyem金矿:紫金矿业斥资10亿美元,完成对纽蒙特旗下加纳Akyem金矿100%权益的收购。该金矿选厂设计处理能力850万吨/年,为加纳大型金矿,收购显著提升紫金矿业黄金资源量与产量。
2. 洛阳钼业收购加拿大Lumina黄金:洛阳钼业以约30.68亿元人民币全现金收购加拿大上市公司Lumina黄金,获其持有的厄瓜多尔Cangrejos金矿项目,该矿保有资源量13.76亿吨,金平均品位可观,矿山寿命预计26年。
3. 五矿资源收购巴西镍业:五矿资源收购英美资源集团旗下巴西镍业,支付3.5亿美元,或有1.5亿美元后续款项。所涉镍矿资源量520万吨,品位超1.18%,包含在产与绿地矿山,均为露天开采。
4. 中国五矿接盘博茨瓦纳最大铜矿:中国五矿旗下MMG豪掷19亿美元,从美国私募Cupric Canyon Capital接手博茨瓦纳Khoemacau铜矿。该矿区面积超4000平方公里,铜含量超2%且伴生白银,原年产量4.3万吨,计划扩建后达13万吨。
5. 赣锋锂业马里锂矿项目:赣锋锂业位于马里的Goulamina锂矿一期投产。该矿已探明锂资源约714万吨碳酸锂当量(LCE),年产能50.6万吨锂精矿(折合6.3万吨LCE),推动非洲锂资源高附加值加工。
6. 震有科技与刚果(金)合作:震有科技与刚果(金)光纤公司签署15亿美元总包框架合同,为刚果(金)实施涵盖光缆部署等数字化基建工程,最终以基建换取矿产资源,助力刚果(金)数字化转型。
7. 山东黄金收购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部分权益:山东黄金收购阿根廷贝拉德罗金矿部分权益,具体金额未披露。贝拉德罗金矿是南美第二大在产矿,此次收购助力山东黄金构建年产超20吨的海外产能矩阵。
8. 招金矿业收购塞拉利昂科马洪金矿:招金矿业收购西金矿业60%股权,从而获得塞拉利昂科马洪金矿权益,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保有黄金资源量22.46吨,平均品位4.55克/吨,计划扩建采选规模以提升年产量。
9. 华友钴业在刚果(金)投资:华友钴业在刚果(金)投资4.5亿美元,打造从矿石到电池前驱体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钴中间品产量占全球市场15%,推动钴资源本地化利用。
10. 中国有色集团赞比亚谦比希铜矿项目:中国有色集团主导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东南矿体项目,总投资8.3亿美元,年采选矿石能力330万吨,生产精矿含铜6万吨,采用全流程数字化技术,带动赞比亚矿业技术升级。
二、中资矿业企业境外收购力度加大的原因分析
(一)资源竞争层面
全球矿产资源分布不均,且随着各国经济发展,资源需求不断攀升,资源竞争愈发激烈。中资企业加快获取海外资源步伐,以保障国内产业供应链稳定。例如,中国对铜、锂等关键矿产需求庞大,2024年全球铜需求约2500万吨,中国占一半,这驱使企业通过收购获取稳定资源。
(二)先机洞察层面
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行业的崛起,带来了对锂、钴等矿产的新商机。即便面临经济不稳定,中资矿业企业凭借敏锐市场洞察力,提前布局新能源矿产领域。如在非洲开展的锂矿收购与加工项目,顺应全球新能源发展趋势,有望在未来新能源产业链中占据优势。
(三)战略储备层面
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支撑。中资矿业企业加大收购力度,有助于国家战略资源储备,提升我国在国际矿产市场话语权,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当前,关键矿产的需求崛起将重新定义矿业的未来,全球矿业投资与发展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兼矿业专业委员会会长陈必彬表示,近年来,中国矿业行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扩大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中资企业积极参与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