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路设计工程师俞扬帆:为中国“芯”制造贡献力量

2025-09-10 11:04:1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在全球科技产业博弈的今天,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技术已成为各国科技战略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长期深耕前沿技术、扎根工程实践的一线工程师,正在用自己的专业与坚守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30出头的俞扬帆,便

在全球科技产业博弈的今天,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技术已成为各国科技战略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长期深耕前沿技术、扎根工程实践的一线工程师,正在用自己的专业与坚守推动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30出头的俞扬帆,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自2020年8月起,俞扬帆在成都知名科技公司担任数字电路设计工程师,负责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验证和后端实现工作。他所处的领域,既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硬核战场”,也是推动新兴产业落地的关键环节。不同于一般工程岗位的单一环节分工,他的工作覆盖从Verilog HDL代码编写、模块仿真与调试,到FPGA验证、门级综合,再到后端布局布线与时序优化的全流程。这种跨越前后端的系统性技术能力,使他在多个通信类、音频类以及高速数据采集芯片项目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技术核心。

在全球技术路线转型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家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于2022年和2024年先后发布《关键与新兴技术清单》,明确将半导体与微电子、通信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列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俞扬帆的日常工作,与其中至少四个方向高度契合:在半导体与微电子领域,他主导和参与的多款芯片设计可直接进入流片阶段,涵盖导航定位、音频处理、射频通信等多个应用场景;在通信与网络方向,他参与的导航芯片支持北斗、GPS、伽利略、格洛纳斯多模卫星协议,涉及关键的数字前端模块开发;在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领域,他设计的音频信号处理加速模块为车载系统、便携设备的实时数据处理提供底层硬件支撑;在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方向,他完成的多种滤波与数据采集模块,支撑了高精度信号链和高速采样的硬件实现。

采访人员在采访业内多位工程师与评审专家时发现,俞扬帆的突出之处,不仅在于能在一个项目中完成从逻辑到版图的闭环,更在于他面对复杂工程问题时的判断与解决思路。

在国家大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导向下,这类工程师的产业意义正在被放大。成都知名科技公司所在的母公司深圳某知名电子公司,以及所在行业的成都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都在积极响应成都高新区梯度培育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项政府引导计划。俞扬帆在其中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个人成绩,而是嵌入到整个研发体系、产业链布局和国家技术战略中的节点。他参与设计的芯片模块,可能出现在车规级导航设备中,也可能嵌入到工业测控系统里,为国产高端装备提供可靠的电子“心脏”。

作为业内认可的技术力量,他还受邀担任“未来芯片系统设计国际评测大赛”等活动的评审专家。评审环节考验的不是项目宣传,而是对设计方案可行性、创新性和工程落地性的深度理解。这类评审工作,在业内被视为专业水平与行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因为它要求评审人不仅熟悉本领域最新技术趋势,还要有能力判断方案的工程价值与市场潜力。

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的今天,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工程师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他们不再只是“隐身”在科研论文和硬件封装背后的技术执行者,而是推动产业升级、支撑国家战略的关键角色。俞扬帆的职业轨迹,正是这种变化的缩影——从扎根一线的电路设计,到参与国际化的技术评审,他的工作与全球科技竞争的主战场高度同频。

“技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与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这是俞扬帆在一次行业交流中对年轻工程师的建议。在芯片技术快速迭代、产业布局全球化的当下,这句话或许也是对整个行业的提醒:唯有不断积累、持续突破,才能在时代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陈泽远)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