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手小白”到“烟田创客”:白玉的助农成长创新路

2025-09-09 10:21:44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这新工具太好用了!以前人工施肥一亩地累得直不起腰,现在效率高了还省劲儿,今年烟叶收成肯定错不了!” 烟农孙涛手握改良后的山区追肥工具,脸上笑开了花,对前来回访的山东潍坊青州市烟草专卖局(分公

“这新工具太好用了!以前人工施肥一亩地累得直不起腰,现在效率高了还省劲儿,今年烟叶收成肯定错不了!” 烟农孙涛手握改良后的山区追肥工具,脸上笑开了花,对前来回访的山东潍坊青州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白玉连连竖起大拇指。谁能想到,这个让烟农赞不绝口的 “助农神器”,背后藏着一段“小白”逆袭的成长故事。

讨论会上遇 “盲区”:从沉默倾听到主动求索

故事的起点,源于品润QC小组的一场讨论会。当时,青州市局(分公司)庙子烟区山地追肥穴施一直靠人工,效率低、强度大,组员们为解决这个难题各抒己见,争论得面红耳赤。平时像百灵鸟一样爱说话的白玉,却在这场讨论中全程沉默 ——“自定目标课题和指令性目标课题有啥区别?”“正交试验怎么设计才对?”一连串专业问题像迷雾,让她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自己在QC领域的“空白”。

“不懂就学,不会就问!”讨论会一结束,白玉就主动向同事 “取经”。负责企业基础管理的王姐给了她一本《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成了她的“启蒙教材”。遇到不会用的精益工具,她就结合精益改善案例边写边学,遇到不懂的烟叶知识,就把小册子揣在兜里,跑烟田时随手记疑问,开例会时追着同事请教。四个月的日夜钻研,她不仅吃透了QC基础知识,还顺利考取了山东省质协组织的初级QC诊断师资格证书,从“沉默小白”蜕变成了能跟上团队节奏的“新手”。

图为白玉在创新工作室制作模拟工具

烟田实践磨“出刃”以创新破解施肥难题

真正的成长,在烟田的实践里扎根。山区烟用工具研究项目启动后,实验设计是关键第一步。白玉把学到的知识搬进烟田,提出先画流程图梳理工作节点,再对实验设计、执行、数据分析每一步严格把关的方案。为了找到最佳设计,她和团队顶着烈日蹲守烟田:发现肥料分料不均,就反复调整分料器的角度和孔径;察觉施肥深度有偏差,就优化工具手柄的受力结构。每一次测试、每一次修改,都浸透着汗水——有时为了记录一组准确数据,她能在烟田里待上大半天;有时为了一个细节优化,团队能讨论到深夜。

当改良后的追肥工具交到烟农手中,效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施肥效率比传统人工提高180%以上,强度降低近20倍,精准度提升28%。不仅如此,改造后的分料器还能用于辣椒、萝卜、山药等农作物施肥,成了“一专多能”的农业帮手。看着烟农们轻松施肥的场景,白玉心里满是成就感:“原来QC不只是纸上的知识,还能实实在在帮烟农解决难题!”

图为白玉(左)在加工厂研究改装施肥装置

心向烟田守 “初心”:把成果写在烟农笑脸上

这份扎根烟田的坚持与创新,也为白玉和团队带来了沉甸甸的荣誉。品润QC小组的这一课题成果在全市烟草系统QC成果发布会上脱颖而出,斩获二等奖;在沈阳举办的全国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活动中,该成果凭借科学的设计、显著的助农效果,被评为“示范级” 成果。白玉代表团队参加第七届全国QC小组故事演讲比赛(山东赛区)时,她把烟田里的故事、团队的努力、烟农的笑容搬进演讲台,用真挚的情感讲述QC创新如何助力烟农增收,最终拿下二等奖。但对白玉来说,比荣誉更珍贵的,是烟农丰收时的笑容,是科技真正走进田间地头的踏实。

图为白玉(左)在第七届全国QC小组故事演讲比赛(山东赛区)现场

如今的白玉,无论是在烟田排查问题,还是在工作室优化工具,她都能自信地提出自己的想法,用创新思维解决一个又一个实际难题。而她的成长,也是青州市局(分公司)助力青年创新的生动缩影。正如该局党委书记、局长、经理魏军所说:“要给青年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轻装上阵搞创新。”未来,白玉还将带着这份对QC的热爱、对烟农的牵挂,继续在烟田里深耕,用更多创新成果,为烟农增收、农业发展添砖加瓦。(马爱华、周绪程)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