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学子寻访红色足迹 赋能青春助力乡村关怀

2025-09-08 15:22:4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八月中旬,郑州大学一支由多学科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成功开展了为期数日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深入周边乡村,开展红色教育、乡村调研与助老帮扶工作,实现了红色文化传承与乡

八月中旬,郑州大学一支由多学科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成功开展了为期数日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深入周边乡村,开展红色教育、乡村调研与助老帮扶工作,实现了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老龄关怀的有机结合。

活动响应国家文化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号召,旨在通过实地探访革命历史遗址,推动青年学子深入学习革命历史,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实践团队由具备文史、新闻传播、影视制作等多学科背景的学生组成。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协同合作,确保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聚焦老龄关怀,传递温暖力量除了红色教育,团队还将目光投向了乡村中的老年群体。在周边乡村,团队成员开展了“暖心助老”行动,通过走访慰问、生活帮扶等形式,为老年村民送去关怀与温暖。成员们为多位高龄、独居老人送去了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并耐心倾听他们的生活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位参与活动的老人感慨道:“这些孩子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不仅带来了物资,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在助老过程中,团队还注重挖掘老年群体中的“红色记忆”。通过与老年村民的深入交流,成员们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丰富了革命历史的细节,也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了生动素材。

图为实践团成员慰问独居老人 何亚杰摄

深入乡村调研,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还深入周边乡村开展实地调研,围绕旧址保护、乡村发展需求等主题,与村两委干部及村民进行了广泛交流。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团队了解了旧址保护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以及村民在红色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迫切需求。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交谈进行实地调研  何亚杰摄

调研中,村干部普遍反映,旧址的保护与开发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交通不便、讲解员短缺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团队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培训村民成为讲解员、改善周边道路条件、开发红色研学路线等,得到了村两委的高度认可。

此外,团队还开展了多场红色故事宣讲活动,覆盖当地村民和学生群体,通过生动讲述革命历史,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同时,团队拍摄了大量素材,制作了红色主题微视频,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推文,有效扩大了活动影响力。

实践团成员合影 村委会供图

活动结束后,团队系统整理了学习成果,包括多篇史料解读笔记和乡村振兴调研问卷。这些成果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学习资料,也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了革命历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还通过实际行动助力了乡村振兴与老龄关怀。未来,此类活动模式有望为更多同类实践活动提供有益借鉴,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郑州大学)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