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热潮涌动。在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平卷烟厂卷包车间,一场以“技能大练兵 筑牢工匠梦”为主题的职业技能竞赛,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精密组织 筑牢公平公正基石
周密的顶层设计与坚实的组织保障是竞赛成功的前提。车间党支部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挂帅的竞赛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监督小组,构建了职责清晰、运行高效的组织机构。方案严格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要求,紧密结合车间现有设备型号、生产工艺与核心能力需求,确保了竞赛内容既对标行业高度,又接地气、有实效。
竞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理论试题库提前下发,供选手系统复习;考前由监督小组随机抽取非参赛青年员工在封闭环境下组卷,试卷印制、保管环节严密;理论考试由监督小组全程监考,封闭阅卷、双人登分。实操考核环节,裁判均由具备考评员资格的技术骨干担任,依据预先制定的详细评分细则独立打分;监督小组对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并畅通投诉渠道。这种“阳光竞赛”模式,确保了成绩的真实性、排名的公信力,让每一位选手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技,赛得放心、服气。
理论实操并举 全面检验真功夫
竞赛采用“初赛(理论笔试)+复赛(技能实操)”两阶段模式,综合考核选手的理论素养与实战能力。理论考试涵盖设备原理、工艺标准、质量控制、安全规范等系统性知识,考验的是选手的知识储备厚度与理解深度。90分钟的闭卷笔试,考场秩序井然,选手们沉着应对,笔墨之间尽显平日积累。
技能实操考核是真正展现“工匠”实力的舞台。在卷包车间的生产现场,机器轰鸣秩序井然。晋级复赛的精英们在这里展开最终角逐:操作组的选手们眼神专注、手法娴熟,应对中速设备运行中的各种设定、调整、故障模拟排除,比拼的是操作的精准度、效率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极致把控。维修组的选手们更是严阵以待,快速精准地诊断设备“病症”,动手排除机械故障,恢复设备最佳性能,展现的是扎实的维修功底、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临场经验。
裁判们紧盯每一个操作细节,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评判计时。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专注,每一次精准的操作、每一次故障的成功排除,都引来现场观摩人员无声的赞许。这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全面较量。
以赛促训 赋能技能提升新篇章
经过激烈而精彩的角逐,四个组别共涌现出13名获奖选手。他们中既有经验丰富稳扎稳打的技师、工匠,也有朝气蓬勃、敢打敢拼的青年才俊。一等奖获得者张浩、孙伟、卢有河、张旭东以其优秀表现,拔得头筹,成为车间当之无愧的技能标杆。这份荣誉名单,是个人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成果,更是卷包车间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氛围的集中体现。获奖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内涵。
竞赛有终点,但技能提升永无止境。本次职业技能竞赛的成功举办,成功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极大激发了广大员工钻研技术、苦练内功的热情,不仅是一次对员工技能水平的集中检阅,更是一场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培育高素质员工队伍的生动实践。通过竞赛,发现了一批苗子,树立了一批典型,也检验了培训工作的成效,为后续更具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参考。
卷包车间将以此次竞赛为新的起点,持续搭建技能成才的平台,引导全体员工将竞赛中焕发出的热情与智慧转化为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努力锻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队伍,为推动工厂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文/图 湖南中烟四平卷烟厂 张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