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维护国家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也是捍卫人民群众权利和利益的工具。为维护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幸福生活,浙江天台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香溢”志愿者组织开展了“法护民生·与法同行”普法活动,通过案例剖析、问题解答等多种形式,将法律知识从文本规范转化为贴近生活的行动指南,推动法治思想扎根人心,让法治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进社区:为居民群众撑起"法治保护伞"
早上8点的桃源社区格外热闹,法治宣传展板前面人声鼎沸,不断有居民提问。“香溢”志愿者在现场不仅摆放了多块围绕法治主题设计的展板,还分发了配有插图、易于理解的普法读本,并设立咨询台为居民答疑解惑。志愿者们引入“案例引导”互动方式,借助与婚姻继承、物业服务等紧密相关的真实事例,深入浅出地解析法律条款,把抽象的法条转变成贴近日常的行为指引。这种沉浸式的普法形式,既让居民切实体会到法律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也在社区中推动形成了“依法办事、有困难找法律”的良好风气。
图为“香溢”志愿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叶青凝摄
在法治展示区旁,一些居民正热烈讨论刚刚学到的内容。赵阿姨手捧民法典宣传册,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法律条文离我们很远,听着没温度。但今天志愿者用日常小事解释,像邻里纠纷、老人权益,我才明白,这原来就是我们生活的保障啊!”她的话引来不少人驻足,越来越多居民加入讨论,纷纷提出自己遇到的法律疑问。这场就在家门口的普法活动,正悄悄将文字里的法律,变成每个人生活中看得见的依靠。
入店铺:给零售客户装上“合规导航仪”
“李老板,您这店里烟柜的‘严禁向未成年人售烟’标识被价格标签挡住了。”在始丰街道的零售店内,“香溢”志愿者周陈贵正耐心指导经营户整改。店主许式康连忙整改并感慨:“我才开店2个月,之前总觉得只要不卖假烟就行,经过志愿者指导才知道向未成年人售烟也是违规行为,合规经营心里才踏实!”
图为志愿者介绍零售客户经营。姜绍凯摄
卷烟零售客户是市场的“神经末梢”,也是普法宣传的重点对象。“香溢”志愿者面向经营者开展“靶向式”普法宣传,细致讲解许可证使用规范、明码标价要求及未成年人销售禁令,及时解决零售客户经营中的法律疑问,结合真实案例解析违法违规后果,引导商户自觉守法经营、诚信立业,实现“懂法、守法、规范经营”;通过发放普法手册、张贴警示标语等方式,筑牢零售终端法治防线,助力构建规范有序、健康透明的市场环境。
暖街头:为环卫工人送上“法律防护盾”
“师傅,您平时买烟会注意店家有没有许可证吗?要是遇到流动摊贩卖的便宜烟,可千万别买,大多是假烟!”
在新城广场旁,“香溢”志愿者林圣超、孙宇焘一边给环卫工人递上矿泉水,一边递上图文并茂的《民法典宣传折页》。环卫工人常年在户外作业,日常购买卷烟多依赖街边小店或流动摊贩,容易买到假烟却不知如何维权。
志愿者们结合环卫工人的工作场景,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正规卷烟零售店都会悬挂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没有许可证的店铺,售卖的卷烟可能是走私烟、假烟,不仅质量没保障,出了问题也没法维权。”
图为志愿者介绍维权法条。赫明摄
此外,志愿者们还教大家记录“维权小技巧”:遇到疑似假烟,可保留购买凭证,拨打烟草专卖局举报电话12313,工作人员会及时上门核查。环卫工人李师傅感慨道:“之前图方便在路边摊买过一次烟,抽着又呛又辣,听了志愿者的话才知道是假烟,以后再也不贪小便宜了!”。针对环卫工人特殊群体,志愿服务队专门制定“街头普法方案”,利用环卫工人休息间隙,走进县里20余个环卫驿站开展专项宣传,让这群“城市美容师”感受到温暖与保障。
从社区广场到街头驿站,从零售店铺到百姓身边,“香溢”志愿服务队用脚步丈量法治传播的维度,用乡音解读法律条文的高度,用行动传递法治温度。截至目前,系列普法行动已覆盖群众800余人、零售客户70余家,有效提升了群众烟草法治意识,规范了烟草市场经营秩序。
下一步,“香溢”志愿者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开展 “普法直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法治宣传更鲜活、更贴心,让烟草法治宣传既“接地气”又“跟潮流”。(林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