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烟草:全链护航点亮金叶增收路

2025-09-01 16:41:27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8月13日傍晚,咸丰县唐崖镇铜厂坡烘烤工场的铁皮屋顶被夕阳染成琥珀色,20座密集烤房正吞吐着淡白色蒸汽。技术员黄武挎着检修包穿梭其间,鼻尖沁着汗珠,手指在《烤房应急保障清单》上逐项勾检:“12号烤房风机

8月13日傍晚,咸丰县唐崖镇铜厂坡烘烤工场的铁皮屋顶被夕阳染成琥珀色,20座密集烤房正吞吐着淡白色蒸汽。技术员黄武挎着检修包穿梭其间,鼻尖沁着汗珠,手指在《烤房应急保障清单》上逐项勾检:“12号烤房风机转速正常,备用发电机油料满格,温湿度传感器校准完毕。”他身后的烤房墙上,一张《烘烤要点口诀》图文并茂,“下部稳温慢烤,中部控湿定色”的红色标注格外醒目。

政企协同筑牢烘烤保障网

这片忙碌景象的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力保卫战。一周前,持续高温导致烤房群用电负荷激增,150千瓦的变压器濒临过载。唐崖镇政府连夜牵头召开协调会,供电所12名工人顶着烈日奋战8小时,将变压器升级至200千瓦。如今新设备运转的嗡鸣声中,烟农张克配正将编好的烟竿推入烤房:“以前最怕半夜停电,现在电力稳当,烤坏一炉损失几千元的事再也没发生过!” 为应对极端天气,咸丰县建立起“气象预警+错峰烘烤”机制。县烟草局联合气象部门实时推送高温橙色预警,指导烟农避开正午时段集中烘烤。在坪坝营镇跑马槽烘烤基地,烟农们根据预警调整作业时间,清晨5点便开始编竿上炕,赶在气温攀升前完成装炉。

智能升级破解传统烘烤痛点

“烤房里的温湿度数据能实时传到手机上,就像给烟叶请了个24小时保姆。”清坪镇烟农李正权掏出手机,屏幕上“咸丰智慧烘烤”APP正跳动着实时曲线。这套由咸丰县局研发的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对1026座烤房的远程监控,技术员可根据烟叶品种、成熟度动态调整烘烤参数。 在忠堡镇3900亩烟田里,密集烤房已全面普及生物质燃料。烟农将废弃秸秆加工成颗粒燃料,不仅成本降低30%,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65%。“以前烧煤熏得人睁不开眼,现在烤房干净得能穿白大褂进去。”忠堡烟叶收购站站长林韫指着新安装的智能温控系统介绍,精准控温使烟叶油分保留率提升20%,烤后叶片色泽更鲜亮。

绿色防控锻造品质竞争力

在唐崖镇三角庄村的示范田里,一块块黄色诱虫板整齐排列,板面密布着蚜虫、烟青虫的尸体。技术员陈华艺手持放大镜,向围拢的烟农讲解生物防治原理:“每亩地挂20块黄板,能减少70%的化学农药使用。”今年咸丰县全域推广蚜茧蜂防治技术,释放面积达3.85万亩,配合太阳能杀虫灯和微生物菌剂,构建起“以虫治虫、以菌抑菌”的生态防线。 这种绿色转型带来的品质提升正在市场上得到回报。通过“工商协同”机制,咸丰烟叶与工业企业签订定向供应协议,按卷烟品牌原料需求定制分级标准。在燕朝收购组的分级台前,分级工们正按“油分足、色泽亮、香气纯”的标准分拣烟叶,每片合格烟叶都被赋予专属二维码,实现从田间到烟厂的全程追溯。

数据赋能开启增收新图景

技术升级带来的效益正在田间炕头显现:全县烟叶烘烤损失率从12%降至5%以下,上等烟比例平均提高4个百分点,预计3.85万亩烟叶可实现产值超1.2亿元。在曲江镇5000亩烟田里,应用“枇杷叶”适熟采收标准后,烤后烟叶单叶重量增加0.3克,仅此一项每亩增收超500元。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编竿、装炕、回潮全流程自动化升级,让烟叶加工更精准高效。” 县烟草局负责人介绍,正在建设的烟叶全链条数据平台,将整合种植、烘烤、分级各环节信息,为烟农提供精准市场预测和定制化服务。从田间到炕头,从技术到市场,咸丰烟草正以全链条创新,让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片金叶都绽放出增收光芒。(向紋嶙)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