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治" 同道合实践团——以智能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用青春实践书写科技为民答卷

2025-09-01 09:39:26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近日,大连理工大学 "治" 同道合社会实践团圆满完成为期 40 天的基层实践。作为该校公共管理学院 "一院一队" 重点立项团队,依托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践基地,团队携五大智能平台跨越 3 省 5 地,在城乡社区、校园课堂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 "治" 同道合社会实践团圆满完成为期 40 天的基层实践。作为该校公共管理学院 "一院一队" 重点立项团队,依托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践基地,团队携五大智能平台跨越 3 省 5 地,在城乡社区、校园课堂、产业园区留下了科技赋能的鲜活足迹,构建起 "技术研发——实地适配——迭代优化" 的实践闭环。

聚焦需求:让智能技术扎根基层土壤

实践团由公共管理学院王欢明院长引领,林原副教授指导,徐晨老师实地带队,汇聚了计算机、公共管理、外语等多学科骨干。团队始终秉持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的理念,拒绝 "技术硬落地",而是先做 "需求倾听者"。

在青海西巷村,通过与村支书深度交流,团队捕捉到 "政策解读专业、查询效率低" 的痛点,连夜优化政策大模型,新增方言交互、本地案例匹配功能,使村干部政策查询时间缩短60%;在沈阳文艺二校,围绕 "大模型与教育公平" 的专题研讨,让教育大模型明确了 "辅助教学而非替代教师" 的优化方向,并促成大连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基地落地。

多维落地:五大平台破解治理痛点

实践中,团队研发的五大智能平台实现多场景精准适配:

政务服务领域:"凌眼" 智慧基脑大模型整合2万余条政策文本,在大连、青海、新疆等地实现 "语音问政",推动政务服务从 "人找政策" 向 "政策找人" 转变;

民生响应领域:智慧民意系统提升热线处理效率,在新疆国企实现诉求响应正确率提升至 92%;

风险防控领域:网络舆情系统在沈阳基层化身 "数字哨兵",为街道办提供实时风险预警;

教育养老领域:教育大模型在青海乡村小学开展 "我的家乡" 创作活动,智慧养老大模型为老年群体提供个性化健康方案,让技术充满温度。

校地协同:构建实践育人新范式

此次实践不仅是技术落地,更搭建了校地协同的桥梁。在西宁人工智能产业园,团队通过研学明确大模型在矿业、中医药领域的适配方向;在化隆拉面产业园,政策大模型与当地数字化转型需求对接,为拉面产业提供政策合规指引。

实践团队长吴易航表示:"40 天的行走让我们明白,基层治理的智能密码,藏在村支书的记事本里、老师的教案里、商户的台账里。" 据悉,团队将持续跟踪各地反馈,推动智能平台迭代升级,让科技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 "得力助手"。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