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收时节,老河口市的乡村里一派忙碌景象:袁冲乡的田间地头农机穿梭,空巢老人王奶奶正用手机和孙子视频,困境学生小林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去学校——这些温暖的场景背后,离不开老河口市烟草专卖局党员干部的身影。近年来,老河口市烟草专卖局紧扣“党建+乡村振兴”主线,把办公室“搬”到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帮乡亲们解难题、谋实惠。
特色种植助增收:袁冲乡蹚出“致富新道道”
“往年种玉米收入有限,今年跟着党员干部改种特色杂粮,光优质小米就卖了五千多块,比去年多赚近三成!”袁冲乡种植户李桂兰一边给刚收割的杂粮装袋,一边笑着算账。
这变化源于烟草局党员干部的一次驻村调研。去年底,党员干部在袁冲乡走访时发现,当地农户多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不高。结合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该局提出“特色种植+品牌打造”的新思路,党员服务队主动上门,主动联系本地商超、粮油店建立直供渠道,省去中间流通环节;发动党员干部通过朋友圈、社区群帮忙宣传,吸引市民上门采购。
图为党员服务队直播助农现场
如今,袁冲乡的特色杂粮成了周边市场的“抢手货”,不少市民专程开车到村里选购。为了让服务更到位,该局还在村里设了“知音便民服务站”,备着常用农具、农技手册,农户遇到种植难题能随时咨询,农资采购有了统一渠道。“现在不仅收成好了,卖得也省心,真是帮我们找到了致富路!”李大娘说。
党员上门解难题:空巢老人有了“暖心好帮手”
“王大爷,您看这个绿色的按钮,点一下就能和您孙子视频了,以后想他了随时能看见!”7月中旬的一个上午,烟草局党员刘斐又来到竹林桥镇空巢老人王建国家里,耐心教老人用智能手机。
老河口市农村空巢老人较多,不少老人生活不便、缺乏陪伴。该局组建“党员爱心服务队”,定期上门,给老人送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帮老人打扫院子、擦窗户;看到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就从最基础的视频通话、扫码付款教起,还帮老人绑定医保电子凭证、设置紧急联系人。
图为烟草局党员刘斐为王爷爷打扫房间
“以前出门买东西,人家要扫码支付,我只能揣着现金,有时候还买不成。现在好了,小刘教我用手机付款,还能在线查养老金,太方便了!”王爷爷拿着手机,熟练地点开付款码给刘斐看。此外,党员们还经常帮村里清理路边杂草、整理乱停的电动车,把楼道里堆放的旧家具、废纸箱搬去回收站。“这些党员比自家孩子还贴心,路好走了,家里干净了,心里也亮堂了!”王大爷说。服务间隙,党员们还会给村民们讲烟草专卖政策,比如如何辨别假烟、举报非法售烟行为,让大家更懂烟草、支持烟草。
爱心书包送上门:困境学生收到“成长暖心礼”
“谢谢叔叔阿姨,这个书包我太喜欢了,还有新钢笔,我一定好好写作业!”在薛集镇困境学生小林家里,小林接过装满文具的“爱心书包”,高兴得蹦了起来。
小林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里经济条件有限。烟草局把关爱困境学生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每年春秋两季都会组织“爱心助学”活动。志愿者们提前走访各村,摸清困境学生的家庭情况和需求,精心准备书包、笔记本、钢笔、水彩笔等文具,挨家挨户送上门。
“孩子之前用的书包破了个洞,一直舍不得换,今天拿到新书包,晚上做作业都更有劲了。”小林的奶奶拉着志愿者的手,眼眶有些湿润。走访中,志愿者们还和家长聊家常,了解家里的困难,比如帮小林爷爷联系附近的公益岗位,还鼓励小林要好好学习,有困难随时找“党员叔叔阿姨”。“不仅给孩子送来了文具,还帮我们想办法解决生活难题,真是把温暖送到了我们心坎上。”小林奶奶说。
从帮农户增收的“金点子”,到关爱老人的“暖心事”,再到助力学生的“爱心礼”,老河口市烟草专卖局始终把乡村振兴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件件惠及百姓的“小实事”。下一步,该局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扎根乡村、贴近群众,用更多接地气、解民忧的举措,让乡村更有活力,让乡亲们的日子更有奔头,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烟草力量。(任钟秀、陈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