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纵深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切实堵塞消防安全管理漏洞,近日,南川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专班采取 “四不两直” 方式,深入辖区住宅小区、自建房、沿街门店及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暗访抽查行动,重点围绕五大高风险领域排查隐患,全力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
此次暗访抽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电动自行车使用、停放、充电全环节安全风险,将以下五类场景作为核心检查内容:
紧盯居民小区 “入户充电” 隐患。专班人员深入各高层、多层住宅小区,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是否违规占用公共门厅、楼梯间等公共区域停放,是否存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问题;针对 “进楼入户”“飞线充电” 等高频违规行为,通过逐层巡查楼道、核查电梯监控、走访居民等方式,精准排查违规充电线索,对发现的私拉电线、电池入户存放等行为现场记录取证,并督促物业及属地立即整改。
严查建筑架空层管理漏洞。针对部分小区将建筑架空层改造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情况,专班重点核查是否落实防火分隔措施,是否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消防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实行车辆分组停放以降低火灾蔓延风险。对架空层内存在防火分区不清、消防设施缺失、车辆无序堆放的小区,当场向物业下达整改提示,要求限期完善安全措施。
深查地下停放场所合规性。在设置于地下、半地下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专班对照消防安全标准,逐一检查是否按要求设置防火分隔设施,是否落实车辆分组停放制度,是否组织安装简易喷淋、烟感报警等消防设施;同时重点核查常闭式防火门是否保持常闭状态,坚决杜绝因防火门失效导致火灾烟气快速扩散的风险,对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的场所,现场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
聚焦 “三合一” 等场所违规行为。专班人员深入城乡结合部自建房、“三合一” 场所(集生产、生活、经营于一体的场所)及沿街门店,重点排查是否存在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是否存在电池与火源、可燃物混放等问题。对发现的门店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夜间充电无人看管等隐患,当场责令负责人清理违规车辆,并讲解电动自行车火灾快速蔓延、有毒烟气扩散快的危害,强化场所负责人安全意识。
突查销售维修站点住人问题。在电动自行车销售、维修店铺及回收站点,专班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违规住人现象,是否违规在经营区域设置床铺、存放生活用品,是否存在电气线路私拉乱接、易燃物品与电池混放等问题。对发现的违规住人行为,当场要求人员撤离,并联合属地街道(乡镇)督促站点落实 “经营与住宿分离” 要求,消除 “小火亡人” 风险隐患。
此次暗访抽查共设置4个小组,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整改,不能整改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下一步,南川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专班将持续加大暗访抽查力度,对整改不到位、问题反复出现的单位进行重点督办,同时推动建立 “常态化巡查 + 长效化管理” 机制,从源头防范电动自行车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陈阳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