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学子走进夏侯苏民纪念馆开展研学实践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艺彩纷呈”服务队前往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夏侯苏民纪念馆,开展以“传承红色文化,致敬革命英雄”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作为团队红色文化学习的重要环节,队员通过参观展馆、聆听事迹、参与创作等方式,深入感悟革命精神,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此次纪念馆之行是团队“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社会实践的压轴活动。
服务队抵达夏侯苏民纪念馆后,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开启了红色研学之旅。大家跟随馆内讲解员的脚步,依次参观每个展厅,认真聆听夏侯苏民烈士的生平简介、英雄事迹与革命历程。从少年立志投身革命,到带领部队在胶东大地开展游击战争,再到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壮举,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每个人都深受触动。在纪念馆的历史文物展区前,大家驻足于夏侯苏民烈士使用过的手枪、日记本等实物展品前,仔细观察文物细节,通过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物品,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定信念。展墙上泛黄的老照片、详实的文字记载,以及讲解员生动的现场讲述,让队员对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英雄”二字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参观过程中,大家始终保持庄重的态度,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信息,遇到疑问及时向讲解员请教。当了解到夏侯苏民烈士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多次负伤仍坚持指挥,最终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的事迹时,张祎梁难掩激动之情:“革命先辈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生活,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历史,学习英雄精神,传承红色传统。” 作为艺术专业学子,张祎梁在参观中特别关注纪念馆的红色文化传播形式。她注意到,馆内通过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增强历史的感染力,但在视觉艺术呈现方面仍有拓展空间。这一发现让她对后续即将开展的墙绘创作充满责任感,更加坚定了用艺术形式赋予红色文化新内涵的决心。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与纪念馆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会上,赵可馨结合参观感受,就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增强红色文化传播效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建议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用生动的视觉语言展现英雄形象,让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更易接受和理解。他的想法得到了馆方的认可与支持。
通过夏侯苏民纪念馆参观研学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学习了革命历史,更深刻体会到红色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刘恺睿表示:“参观纪念馆的过程,是一次与英雄对话、与历史共鸣的精神之旅。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用专业所长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更多人了解英雄事迹,铭记历史使命”。这段研学经历也为后续的墙绘创作注入了精神动力,让艺术实践真正成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载体。(作者:山东科技大学 张祎梁 指导教师: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