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煤烟味”,迎来“烟叶香”

2025-08-26 09:45:02 来源: 周口网 阅读量:
评论数: 贴     加入收藏夹
摘要:“煤烟呛鼻,烟熏火燎不说,温度和时间节点还无法精准控制,烤出来的烟叶质量参差不齐……。”在大家印象中,说起烟叶烤房,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样的场景。然而,在湖北房县,一场围绕“烤房

“煤烟呛鼻,烟熏火燎不说,温度和时间节点还无法精准控制,烤出来的烟叶质量参差不齐……。”在大家印象中,说起烟叶烤房,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样的场景。

然而,在湖北房县,一场围绕“烤房”的变革正悄然发生——生物质烤房和电烤房逐渐替代传统燃煤烤房,以节能、环保、省时的特点,实实在在地诠释着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实践。

(图为门古寺镇村落烟田一角)

从“煤烟呛人”到“叶片飘香”,变的不仅是空气中的味道,更是烟农日常的劳作方式与生活品质。

“以前哪敢想,烤烟还能这么轻松!”门古寺镇项家河村的老烟农王化国回忆往昔,不禁连连摇头。“夜里总要爬起来三四回,加煤、看火、调风口,一个烘烤季下来,人都要脱层皮。脸上、手上、衣服上,全是洗不掉的煤灰。”

如今,他和其他烟农一样,用上了生物质燃料烤房。“现在用的是专用小颗粒,自动送料,技术员帮忙设定参数,再也不用整夜守着了。”

像王化国一样受益的烟农在房县不在少数。据门古烟叶站站长周才龙介绍,近年来,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绿色烘烤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任务,积极推动生物质颗粒燃料与电能烤房技术的应用。通过“政府补贴+烟草扶持+烟农自筹”三位一体的资金支持模式,有效缓解了农户改造设施的经济压力。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生物质燃料烤房1747座、电烤房5座,覆盖超过85%的烘烤需求,惠及十余个乡镇。

(图为电烤房烘烤照片)

在青峰镇白马沟村的烤房内,技术员李涛正与烟农一起查看刚刚出炉的烟叶。“瞧这烟叶,色泽均匀!以前烧煤火力不稳,容易出现‘青筋’、‘浮青’或‘糟片’,品相差、卖价低。现在换用生物质颗粒,热值稳定、受热均匀,整体质量上了一个台阶,上等烟比例大幅提高。”

烟农陈龙生还算了一笔经济账:“虽然生物质颗粒的成本比散煤略高一点,但省了人工费啊!以前请人守夜添煤,一个烘烤季得多花好几千。现在我自己就能轻松搞定。更重要的是,烤出的好烟叶多了,收入也上去了!这‘清洁钱’、‘省心钱’,赚得舒坦!”

(图为技术员和烟农一起看烘烤后出炉的烟叶)

这场“烘烤革命”的意义,远不止于烟农增收。

传统燃煤烘烤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粉尘,直接影响产区空气质量。房县烟草部门与环保单位协同推进,大力推广生物质燃料和电能等清洁能源,显著降低了大气污染物排放,守护了当地的蓝天白云。

“如今村里环境好了,夏天再也闻不到怪味,连苍蝇都少了。晚上散步,看见烤房亮灯却不冒黑烟,心里特别舒畅。”项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方必春这样感慨。

产业绿色转型,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乡村“颜值”与“气质”,也为房县乡村振兴的画卷增添了动人的“生态绿”。

房县局(营销部)正沿着这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之路,将“黄金叶”打造成富民强县的生态财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更加坚实的足迹。(朱文静、赵建鹏)

热门推荐
资讯图片
Copyright © 2009-2016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联系方式|友情链接|豫ICP备0750245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