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桧)
在AIoT能源物联网的背景下,能源管理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能力正在成为衡量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过去,能源系统更多依赖人工监测和静态统计,用户难以及时/实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也无法快速响应异常用电问题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这导致能耗的浪费,安全风险也大大增加,更加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节能减排需求。同样的,随着城市化和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大量建筑、公共设施和商业场所的用电管理也存在低效和盲区。而如今,随着传感器、边缘计算、云平台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能源管理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到决策执行都实现了智能化和实时化。家庭、办公楼宇、工业园区等各类场景对用电安全、能源利用效率以及环境舒适度的需求越来越高,而AIoT能源物联网的应用为这些需求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让能源管理从粗放模式向数字化、精细化转变,也为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上海蜂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成果正好契合市场需求。蜂电科技的创始人姬晓鹏长期专注于AIoT能源物联网赛道,以自主研发的电力线载波芯片为核心技术支撑,无需改造现有线路就能对各类用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基于这一核心技术,他构建了覆盖全域的电力物联网监控体系,帮助用户梳理能源流动路径、优化管理策略,并推动碳排放管理的落地。这一技术基础不仅提升了能源管理的精度和可靠性,也为后续智能终端设备的研发提供了坚实支撑,使能源管理能够在家庭、商业和公共设施等多种场景中落地。同时,他也注重技术的实际应用,解决真实项目问题,蜂电的各类智能设备能够在复杂环境下稳定运行,并与现有能源管理平台无缝对接,提升了系统整体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智能计量插座也是姬晓鹏的多项专利之一,这种硬件设备通过将用电监测与环境感知相结合,实现了对能源数据的更精细采集。设备内置高精度传感器,可实时记录连接设备的功率、电流、电压等用电数据,同时采集温湿度、空气质量、PM2.5等环境指标,并通过网络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在家庭场景中,用户可以随时掌握各类电器的用电情况,并在出现异常时收到告警;在办公场所,管理者可以统计不同部门或区域的能耗水平,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节能方案;在商业或公共建筑中,它能够与后台系统联动,实现自动化安全与节能管理。智能计量插座的安装便捷、部署灵活,无需改造线路即可接入现有管理系统,为能源管理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基础,并推动能源管理从单点统计走向网络化、可视化。同时,它的数据采集能力也为后续能源分析、设备优化和预测性维护提供了支持,使用户能够更高效地规划能源使用、降低能耗成本。
姬晓鹏的另一项专利成果——智能照明控制装置,则在节能优化上发挥作用,同时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照明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较大比例,而传统照明由于缺乏感知与智能调节,常常出现“空房亮灯”或光照过度的情况。该装置集成了环境光感应、人员活动检测和时间策略,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整灯光亮度或开关状态:在办公楼中,空置的会议室会自动熄灯,走廊灯光也会随自然光强度变化而调节;在商场或展厅,客流较少时系统会降低照明功率;在家庭中,则可依照住户的生活习惯,在不同时间段营造舒适的光环境。通过与能源管理平台协同运行,系统还能在用电高峰期执行节能策略,从整体上平衡建筑的能源负荷。这种智能控制方式不仅能节约电能,还能延长灯具寿命,又减少了维护成本,为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活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其设计注重部署的便捷性与系统的兼容性,能够在多种场景中稳定应用。
姬晓鹏在AIoT能源物联网领域的持续探索,使他在智能终端设备研发、系统集成和能源管理方案设计上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将前沿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结合能源管理、碳排放优化等需求,为用户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技术成果的不断迭代,他推动了能源数据的透明化与可视化,为企业和家庭建立起更高效、更安全的能源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他在能源使用方式上的创新思路,正在为行业提供新的参考路径:一方面让节能与舒适能够兼顾,另一方面也让低碳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和产业运行之中。他的探索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实际收益,也为整个能源行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持续动力。